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0章 汉兵八卦阵劫曹真寨 武侯五丈原斗星辱仲达(9/10)
昏聩无能的刘禅,对孔明心生猜忌与恐惧,从而下旨将孔明从前线召回成都,削其兵权,解除其武装。此事若成,便是你天大的功劳!届时,本督自然不会食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苟安听了司马懿这番歹毒的计策,心中虽然也暗骂其阴险,但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也顾不得许多了,当即一口答应下来,领了司马懿的密令,连夜启程,潜回成都去了。
苟安回到成都之后,立刻找到平日里与自己交好的一些宦官近臣,添油加醋地将孔明在军中如何独断专行,如何赏罚不明(指责打自己之事),如何树立私恩,如何怨恨后主不肯放权,早晚必将图谋不轨,篡夺皇位自立等等谣言,大肆散布开来。那些宦官近臣,本就大多是些目光短浅,趋炎附附势的小人,又素来与孔明不和,听了苟安这番话,更是信以为真,吓得魂不附体。他们不敢怠慢,急忙入宫,将此事奏知后主刘禅,更是将孔明的“不臣之心”,说得活灵活现,仿佛亲眼所见一般。
后主刘禅本就是个懦弱无能,胸无主见之辈,听了宦官们这番添油加醋的“密报”,更是吓得六神无主,手足无措,急忙问道:“哎呀呀!似此如之奈何?倘若丞相他当真要…要效仿曹操故事,那朕…朕这龙椅,岂不是也坐不稳了?”
那些宦官急忙趁机进谗言道:“陛下圣明!为今之计,唯有立刻下一道圣旨,将那诸葛孔明从祁山前线召回成都,以议论军国大事为名,暗中削去他的兵权,解除其武装,方能免除其叛逆篡位之祸患啊!”
后主刘禅此刻早已是方寸大乱,哪里还能分辨忠奸善恶?他听信了宦官的谗言,当即便下了一道圣旨,命太监为钦差,星夜赶往祁山大营,宣召诸葛孔明立刻班师回朝,面圣议事。
在朝中担任尚书令的蒋琬,听闻后主突然要召回孔明,心中大惊,急忙出班奏道:“陛下,丞相自出师北伐以来,屡建奇功,战无不胜,如今正值与魏军决战的关键时刻,军情紧急,岂可轻易将其召回?此举非但会令三军将士之心寒冷,更会令我大汉复兴大业,半途而废啊!恳请陛下三思,收回成命!”
后主刘禅却支支吾吾地说道:“唉,蒋爱卿有所不知。朕…朕确实是有一些非常紧急的机密大事,必须立刻与丞相亲自当面商议,方能定夺。此事关系重大,刻不容缓,还请爱卿不必再多言了。”随即,他便派遣钦差太监,手捧诏书,星夜出成都,直奔祁山蜀军大营而去。
钦差太监一路马不停蹄,很快便抵达了祁山蜀军大营。孔明亲自出帐迎接,跪接圣旨已毕,展开观看,不由得仰天长叹,老泪纵横,其“悲愤之气”直冲云霄:“唉!先帝啊!陛下他…他毕竟还是太过年幼无知,轻信谗言啊!朝中必有奸佞小人,在陛下身边搬弄是非,蛊惑圣听!我如今正在祁山前线,与司马懿老贼决一死战,眼看就要大功告成,兴复汉室,指日可待,为何却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将我强行召回?我若不奉诏而回,便是欺君罔上之罪,必将遗臭万年!然则,我若当真奉命而退,则我大汉数年之功,皆要毁于一旦,日后想要再有如此良机,一举荡平中原,更是难如登天矣!”其心中的痛苦与无奈,可想而知。
大将姜维见状,亦是上前劝道:“丞相,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今两军交战正酣,胜负未分,岂可因一纸不明不白的诏书,便轻易班师回朝?倘若我大军此刻贸然撤退,那司马懿老贼必然会乘势挥军掩杀,届时我军首尾难顾,腹背受敌,又当如何应对?”
孔明强忍悲痛,定了定神,缓缓道:“伯约此言差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臣之纲,不可废也。如今圣旨已下,我等唯有奉诏而行,断不可有丝毫违逆之心。只是,我军此番退兵,却也须得讲究一些策略,方能保全兵马,安然返回汉中。传我将令:大军即刻拔寨起程,分作五路兵马,依次缓缓而退。今日,先撤退此营人马。假如我军营中原先每日只埋设一千个行军煮饭的土灶,那么今日撤退之后,便可故意掘开两千个土灶;明日再撤退之时,便再掘开三千个土灶;后日,便掘开四千个土灶!如此,每日退军,皆要依照此法,不断增加土灶的数目而行!”
长史杨仪听了孔明这番古怪的命令,大为不解,上前问道:“丞相,末将记得,昔日战国之时,齐国军师孙膑与魏国大将庞涓交战于马陵道,曾用‘减灶添兵’之计,迷惑庞涓,诱其深入,最终大败魏军,射杀庞涓。如今丞相退兵,为何却反其道而行之,要用这‘添灶’之法呢?此计是何用意?”
孔明抚须笑道,眼中闪过一丝“智珠在握”的光芒:“呵呵,杨长史有所不知。那司马懿老贼,用兵极为谨慎,又生性多疑。他若探知我军退兵,必然会亲自前来追赶。然则,他心中又必定会怀疑我军在退兵途中设有埋伏,不敢轻易深入。届时,他定会效仿古人,在我军先前扎营之处,仔细查点土灶的数目,以此来推断我军兵力的增减。当他发现我军每日撤退,营中土灶的数目非但没有减少,反而逐日增加之时,必然会心中大生疑窦,以为我军并非是真的撤退,而是在暗中不断增派援兵,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野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