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4章 天星陨汉丞相归天化云雨 见木像魏都督惊魂失战魄(5/7)
‘用’字而成。如今那魏将军梦见自己头顶之上,竟然要用上尖刀利刃,此岂非是大大的凶险之兆么!依下官看来,只怕魏将军此番,是难逃血光之灾了!”其“术数之准”亦有几分道理。
费祎听了,心中亦是暗暗吃惊,嘱咐道:“此事关系重大,君且不可轻易对外人泄露,以免动摇军心。”赵直拜别之后,自去不提。
费祎随即来到魏延大营之中,屏退左右侍从,将孔明已于昨夜三更病逝于五丈原军中,以及临终之前,再三嘱咐,令魏延率部断后,以抵挡司马懿追兵,并命令全军缓缓撤退,不可轻易发丧等遗命,一一向魏延详细转达了一遍。然后,取出孔明预先交付的兵符,递与魏延道:“魏将军,此乃丞相临终所托兵符,请将军立刻依照丞相遗命,点起本部兵马,火速前往后军布防,不得有误!”
魏延接过兵符,却并不起身,反而开口问道:“费尚书,敢问丞相临终之际,是将统领全军,总理军国大事之重任,托付与何人代理?”
费祎答道:“丞相临终之际,已将一应军国大事,尽数托付与长史杨仪杨威公代理;其平生所学用兵秘法,以及各种兵书阵图,亦皆已尽数传授与大将姜维姜伯约。此兵符,亦是奉杨长史之钧令,前来交付与将军。”
魏延听闻此言,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案几,厉声喝道:“岂有此理!丞相虽然不幸病逝,然我魏延如今尚在人间!那杨仪不过区区一介长史腐儒而已,手无缚鸡之力,肩不能挑,担不能扛,又有何德何能,敢来担当此等统领三军,总理军国之重任?依我看来,他只配扶着丞相的灵柩,返回西川,主持安葬之事罢了!至于这抵御魏军,扫平中原之大任,理应由我魏延亲自统领三军,前去与那司马懿老贼决一死战,务必要攻取长安,恢复中原,以竟丞相未酬之壮志!又岂可因丞相一人不幸病逝,便将国家中兴之大业,就此半途而废耶!”其“骄狂之气”与“不臣之心”已是暴露无遗。
费祎急忙劝道:“魏将军息怒!丞相临终遗令,乃是教我军暂且退兵,固守汉中,以待良机,万万不可轻举妄动,违背丞相遗愿啊!”
魏延更是怒不可遏,厉声喝道:“住口!丞相当时若肯依我之妙计,尽起大军,径出子午谷,奇袭长安,则长安城早已被我军攻占久矣!何至于会落到今日这般田地!我魏延如今官拜前将军、征西大将军,又受封为南郑侯,位高权重,手握重兵,岂能甘心屈居于杨仪那区区一介长史腐儒之下,听其号令,为其断后耶!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其“反叛之意”已昭然若揭。
费祎见魏延如此桀骜不驯,难以约束,心中亦是暗暗叫苦。他眼珠一转,又心生一计,对魏延道:“魏将军所言,亦不无道理。然则,如今军情紧急,亦不可因此内讧,自乱阵脚,反令敌人耻笑。待下官先前往中军大营,拜见杨长史,将将军之意,向其婉转陈说一番,晓以利害,劝其以国家大局为重,将手中兵权,暂时让与将军执掌,不知将军意下如何?”魏延听了,觉得此言尚有几分道理,便依从了他的建议。
费祎辞别了魏延,急忙赶回中军大帐,拜见长史杨仪,将方才魏延所说的那番狂悖之语,一五一十地向其复述了一遍。
杨仪听罢,冷笑一声道:“哼!丞相临终之际,早已料到魏延此獠必有异志,故而才密嘱于我,让我以兵符前往试探其心,如今看来,果不出丞相所料也!此等反贼,留之何用!我自会派遣伯约将军(姜维)率兵断后,不需他在此处多管闲事!”于是,杨仪便依照孔明临终遗命,亲自率领中军主力,护卫着孔明的灵柩,先行向汉中方向撤退。又令大将姜维,率领一支精兵,负责全军断后之事,依照孔明预先安排的“增灶退兵”之计,缓缓而退。
魏延在自己大营之中,左等右等,却迟迟不见费祎前来回复,心中愈发疑惑与愤怒,便派遣心腹将校马岱,率领十数名精锐骑兵,前往中军大营打探消息。马岱很快便飞马回报,言说中军大营早已人去楼空,杨仪已率领大军主力,护送着丞相灵柩,先行退入谷中去了,后军则由大将姜维总督,亦已开始拔寨起程。
魏延听闻此言,更是勃然大怒,厉声喝骂道:“杨仪竖儒!安敢如此欺我!我必杀之,方解心头之恨!”随即,他回头顾谓马岱道:“子瞻(马岱字),你可愿助我一臂之力,共诛此獠?”
马岱躬身答道:“末将素来亦是憎恶那杨仪尖酸刻薄,恃才傲物,如今愿助将军一臂之力,攻杀此贼!”他心中却另有孔明密计。
魏延闻言大喜,当即便下令,尽起本部所有兵马,不顾一切地向着南方杨仪主力大军撤退的方向,追赶而去,一场蜀军内部的惊天巨变,眼看就要爆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却说魏将夏侯霸,奉了司马懿将令,率领一支轻骑,前往五丈原蜀军大营哨探虚实。他小心翼翼地来到营前,却见营中空空如也,早已是人去楼空,并无一人一骑。急忙飞马回报司马懿,言说:“启禀都督!蜀兵大营已空,皆已尽数撤退矣!”
司马懿听了,不由得跌足长叹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野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