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0章 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2/7)
摇,再行反击,方可一战而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监军王基却有不同看法,他出言道:“郑大人此言差矣!淮南之乱,并非军民真心思反,而是受毋丘俭威势所逼,裹挟而从。其‘人心之气’本就不稳,多有观望。我大军一旦雷霆而至,以泰山压卵之势,必能使其军心瓦解,望风而降。拖延日久,反而可能使其内外勾结,再生变故。”
司马师听罢,抚掌称善:“王将军所言,深得我心!兵贵神速,当以雷霆之势,粉碎叛逆!”遂下令大军即刻开拔,进驻濦水之上,中军主力屯于濦桥。王基又进言,南顿乃兵家必争之地,若被毋丘俭抢先占据,则于我不利。司马师从其言,令王基率领先锋,星夜赶往南顿下寨。
却说毋丘俭在项城,听闻司马师竟抱病亲征,心中亦是一凛,知此战必是生死之搏。他急召众将商议对策。先锋葛雍道:“南顿依山傍水,地势险要,乃屯兵之绝佳所在。若被魏军抢占,我军再想夺取,势比登天。当务之急,是火速率兵,先取南顿!”
毋丘俭然其言,立刻拔营起寨,大军浩浩荡荡杀向南顿。不料行至半途,便有探马飞报,南顿城外已是旌旗招展,营垒遍布,正是王基所率的魏军先锋。毋丘俭不信,亲自拍马至阵前观看,果然见魏军营寨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防守严密,隐隐有“军阵之气”流转,知已失了先机,心中懊悔不已。
正当毋丘俭一筹莫展之际,又是一个晴天霹雳传来——东吴的权臣孙峻,竟趁火打劫,亲率水陆大军,渡过长江,奇袭寿春!寿春乃是淮南腹地,毋丘俭的后方大本营,一旦有失,则他这六万大军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_墈`书.屋- ^首!发*毋丘俭大惊失色,哀叹道:“天亡我也!孙峻小儿,安敢如此欺我!寿春若失,我等将士,何处是归途?”其“决断之意”本就不足,此刻更是方寸大乱,当夜便下令全军后撤,退回项城固守,以图分兵救援寿春。
司马师见毋丘俭大军不战而退,已知其必是后方有变,遂召集众将,商议追击之策。尚书傅嘏进言道:“毋丘俭仓皇退兵,定是担忧寿春被吴军所袭。其回至项城,必然要分兵救援。此乃我军各个击破之良机。将军可兵分三路:一路由猛将邓艾率兖州精锐,奇袭乐嘉,此地乃项城与寿春之间的要冲,断其联系;一军直取项城,将其主力拖住;另一军则绕道直扑寿春,解寿春之围。三路并进,淮南之乱,可一举平定。”邓艾,字士载,深明韬略,其“奇袭之意”与“地理之察”皆是上乘。
司马师深以为然,当即依计行事,火速派遣使者,持节调令,命兖州刺史邓艾率部急袭乐嘉,自己则亲率大军随后接应。
毋丘俭退回项城,果然日夜派人前往乐嘉打探消息,生怕魏军从此路杀来,截断他与寿春的联系。他急召文钦父子入营商议。文钦拍着胸脯保证道:“都督无需忧虑!乐嘉城池虽小,但地势险要。我与犬子文鸯,只需五千精兵,便可保乐嘉万无一失!”其“自信之意”感染了毋丘俭。
毋丘俭大喜,当即拨付五千兵马,交与文钦父子。文钦与文鸯领兵,连夜奔赴乐嘉。行至半途,前军斥候飞马来报:“启禀将军,乐嘉城西,发现魏军大营,旌旗如林,兵马不下万余。遥望其军阵中央,白旄黄钺,皂盖朱幡,簇拥着一座巨大的虎皮帅帐,帐前高悬一面绣着‘帅’字的锦旗,看那气派,必是司马师老贼亲临!其营寨尚未完全修筑完毕,似是立足未稳!”
文鸯年方十八,正当血气方刚之际。他身长八尺,一身烂银甲,腰悬熟铁打造的虎头钢鞭,手中一杆丈八滚云枪,胯下踏雪乌骓马,威风凛凛,其“少年英锐之气”与“万人不当之勇”早已名闻淮南。此刻听闻司马师营寨未成,双目之中爆发出惊人的战意,对其父文钦道:“父亲!司马老贼远来疲惫,营寨未固,此乃天赐良机!我等何不趁此良机,分兵两路,左右夹击,今夜便取了司马师的狗头,为曹大将军报仇雪恨!”
文钦见儿子豪气干云,亦是热血沸腾,问道:“我儿有何妙计?”
文鸯道:“事不宜迟!今夜黄昏,父亲可引二千五百兵马,自城南悄然进发,直插魏营左翼;孩儿则引二千五百兵马,从城北潜行,猛攻魏营右翼。约定三更时分,你我父子,务必在司马师中军大帐会合,一举成功!”
文钦从其言,当晚便依计分兵。
且说文鸯,点起二千五百精锐,皆是淮南军中的悍勇之士,个个身披重甲,手持利刃。文鸯自己更是披挂整齐,绰枪上马,遥望远处魏军营寨中依稀的灯火,眼中杀机凛然,其“复仇之火”与“建功之念”交织在一起,化为一股冲天的“战意”,仿佛要将这夜空都撕裂。
是夜,司马师大军抵达乐嘉,匆匆扎下营寨,正等待邓艾所率的兖州兵马前来会合。司马师因眼部新割的肉瘤创口崩裂,疼痛难忍,难以安眠,正卧于中军大帐之内,命数百名亲兵甲士,手持兵刃,环绕帐外,严密护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更时分,万籁俱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野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