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0章 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4/7)
将,重整旗鼓,再次鼓噪呐喊,拍马追赶文鸯。
文鸯听得背后蹄声又近,勃然大怒,厉声喝道:“不知死活的鼠辈!真当小爷不敢杀你们吗?!”他再次猛勒马缰,调转马头,如同一尊从地狱中杀出的魔神,手提钢鞭,第二次冲入了追兵阵中!这一次,他更是含怒出手,钢鞭所到之处,血肉横飞,惨叫连连,又有数名魏将被他生生打死!余者无不胆寒,再次被他杀退。
如此这般,魏将们不甘心,连追四五番,却皆被文鸯一人一骑,凭借着一杆钢鞭,硬生生杀退!其威势,堪比当年长坂坡赵子龙单骑救主!那股睥睨天下,有我无敌的“豪勇之气”,直冲云霄,令天地为之变色!
原来,文钦那一路兵马,因不熟悉路径,又兼黑夜难行,竟在山谷之中迷失了方向,绕了大半夜,方才寻到出路。此时天色早已大亮,文鸯所部早已不知去向,只见远处魏军大营之中,喊杀声渐渐平息,魏军旗帜重新飘扬,已知事不可为。文钦不敢恋战,急忙下令兵马撤退,狼狈不堪地向寿春方向逃去。魏军则趁势追杀,一路之上,文钦损兵折将,苦不堪言。
却说魏军殿中校尉尹大目,乃是曹爽昔日心腹,因曹爽被司马懿所害,不得已才投效司马师,心中一直怀有“杀师报主”的念头,又与文钦素有交情。此次随军出征,见司马师眼珠迸出,重伤垂危,已知其命不久矣,便想暗中助文钦一把。他顶盔披甲,拍马追上正在奔逃的文钦,高声叫道:“文刺史!且慢走!故人尹大目在此!”
文钦回头见是尹大目,勒住马缰。尹大目纵马近前,摘下头盔,放于马鞍桥之上,用马鞭指着自己的头颅,对文钦大声道:“文刺史!文刺史!你为何就不能再忍耐数日啊?!”他此言,乃是暗示司马师将死,让文钦暂避锋芒,以图后举。
然而文钦此刻兵败如山倒,心神慌乱,哪里能领会尹大目的深意?还以为他是来劝降,不由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厉声大骂道:“无耻叛贼!安敢在此饶舌!”说着便要弯弓搭箭,射杀尹大目。尹大目见状,知道文钦未能明白自己的苦心,只得长叹一声,大哭而返。
文钦收拢残兵,本想退往寿春固守,不料寿春已被诸葛诞所率的魏军攻陷。他又想退回项城,却又被胡遵、王基、邓艾三路魏军团团围住。文钦见大势已去,走投无路,为求活命,只得率领残部,星夜奔逃,投奔了东吴的孙峻。
项城之内,毋丘俭听闻寿春失陷,文钦兵败,城外又有三路魏军主力合围,已知自己插翅难逃,陷入了绝境。他长叹一声,其“忠愤之气”此刻已化为“悲凉之意”。他没有选择坐以待毙,而是尽起城中所有兵马,作困兽之斗,主动出城迎战。
正与邓艾所部相遇。毋丘俭令麾下勇将葛雍出马挑战。邓艾阵中,亦有一员猛将,使一口三尖两刃刀,乃是邓艾的亲随。两人战不一合,葛雍便被那魏将一刀斩落马下。邓艾趁势挥军掩杀。毋丘俭虽然拼死抵抗,其部下淮南将士亦多有忠勇之士,然魏军势大,又有胡遵、王基两路兵马从侧后方包抄夹击,淮南军抵挡不住,阵脚大乱,死伤枕籍。
毋丘拣见大势已去,只得在十余名亲兵的护卫下,夺路而逃。奔至慎县城下,县令宋白假意开门迎接,设宴款待,言语间极尽抚慰。毋丘俭连日奔波,心力交瘁,又兼兵败绝望,借酒浇愁,不多时便酩酊大醉,不省人事。宋白见状,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喝令左右刀斧手齐出,将醉卧的毋丘俭及其亲兵尽数斩杀,取下毋丘俭首级,献与魏军。
至此,轰轰烈烈的淮南二叛,彻底平息。
司马师在军中,虽卧病不起,但仍强撑着处理军务。他召诸葛诞入帐,赐予印绶,加封其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以表彰其攻取寿春之功。随即下令班师,返回许昌养病。
然其眼创剧痛不止,每日精神恍惚,夜间更是不得安寝,时常梦见当年被他所害的李丰、张缉、夏侯玄三人,身披血衣,披头散发,立于他的榻前,目光怨毒地向他索命。那股浓烈的“怨灵之气”与“诅咒之力”,日夜侵蚀着他的神智与生气。司马师自知阳寿将尽,急忙派人星夜赶赴洛阳,召其弟司马昭前来。
司马昭赶至许昌,见兄长形容枯槁,眼窝深陷,已知不祥,伏地大哭。司马师气息奄奄,紧紧抓住司马昭的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叮嘱道:“我司马氏如今……权倾朝野,已是骑虎难下……虽欲……卸此重担,然势不可为……我死之后,这副担子……便交与你了……记住,国之大权,切不可……轻易托付他人……否则,便是……自取灭族之祸啊……”言讫,将象征着最高军权的大将军印绶,颤巍巍地塞入司马昭手中,两行浊泪,从那只独眼中滚落。司马昭刚要开口询问,司马师忽然大叫一声,那颗受伤的眼珠再次从眼眶中迸裂飞出,当场气绝身亡。时乃魏正元二年二月。其“权臣之魂”在不甘与惊惧中消散,似乎还带着一丝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司马昭一面为兄发丧,一面申奏魏主曹髦。曹髦闻讯,心中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野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