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5章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7/8)
他此言,乃是故意试探钟会的真实心意。
钟会何等聪明之人,一听便知其弦外之音,微微一笑道:“启禀主公,依会之见,主公之意,本不在伐吴,而在于伐蜀也!”
司马昭闻言,不由得放声大笑,指着钟会道:“哈哈哈!士季真乃我之知音也!知我者,莫若钟会也!不错!吾之真正目标,正是那偏安一隅的西蜀!只是,若要伐蜀,不知士季有何良策可以教我?”
钟会胸有成竹地说道:“主公欲要伐蜀之事,会早已暗中揣摩数年,并已将详细的进兵方略,绘制成图本,今日正好献与主公!”说罢,便从袖中取出一卷羊皮图轴,双手呈上。
司马昭急忙接过,展开细看。只见图上详详细细地标注了进攻西蜀的各条路线,沿途安营扎寨、屯积粮草、修筑关隘之处,以及从何处进兵,从何处佯攻,从何处突袭,从何处退守等等,皆是规划得井井有条,滴水不漏,其“周密之思”与“深远之略”令人叹为观止。
司马昭看罢,更是龙颜大悦,连声赞道:“真良将之才也!真良将之才也!士季有此奇谋,何愁西蜀不平?若命汝与邓艾二人,合兵一处,共同取蜀,你看如何?”
钟会却微微摇头道:“启禀主公,蜀道崎岖,山川险恶,非一马平川之地,不宜将所有兵力集中于一处。为今之计,当派遣邓艾将军率领一支精兵,从正面进攻,吸引姜维主力。而会则可另率一支大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从其他方向,分路并进,直捣成都,则蜀汉可一鼓而下也。”
司马昭听了钟会的分析,觉得甚有道理,当即便拜钟会为镇西将军,假以符节斧钺,总督关中各路兵马,并有权调遣青州、徐州、兖州、豫州、荆州、扬州等地的驻军。一面又派遣使者,携带符节印绶,前往雍凉,任命邓艾为征西将军,总督关外陇上所有兵马,令其与钟会约定日期,共同兴兵,大举伐蜀!
次日,司马昭在朝堂之上,公开宣布了伐蜀的决定。前将军邓敦,乃是魏之宿将,为人耿直,出班奏道:“启禀晋公,那姜维屡屡侵犯我中原之地,致使我边关将士折损甚多。如今我军只宜坚守防御,尚且自顾不暇,岂能再劳师远征,深入那山川险阻,道路崎岖的西蜀之地,自取祸乱耶?”
司马昭听闻此言,勃然大怒,厉声喝道:“吾欲兴仁义之师,征伐那昏庸无道的蜀主刘禅,解救西川百万黎民于水火之中,此乃顺天应人之举!汝安敢在此妖言惑众,扰乱军心,违逆我意!”当即喝令左右武士:“将此老匹夫与我拖出去!斩首示众!”
须臾之间,武士便已将邓敦的首级,血淋淋地呈于殿阶之下。满朝文武,见状无不吓得魂飞魄散,面如土色,再也不敢有丝毫异议。
司马昭环视群臣,厉声道:“吾自平定东吴叛乱以来,休养生息已有六年,整治兵马,修缮甲胄,粮草军械,皆已准备充足。讨伐吴、蜀二国,一统天下之心,吾已蓄谋久矣!今当先平定西蜀,而后再乘顺流之势,水陆并进,一举并吞东吴!此乃当年晋文公重耳,灭虞虢二国,吞并其地,以成霸业之良策也!吾已查明,西蜀守卫成都的兵力,不过八九万人;镇守各处边境的兵马,亦不过四五万人;而那姜维在沓中屯田的军队,最多也不过六七万人。如今,吾已令邓艾将军统领关外陇右十余万精兵,在沓中一带,死死绊住姜维主力,使其不能东顾;再派遣钟会将军,统领关中精锐大军二三十万,兵分三路,直抵骆谷,奇袭汉中。那蜀主刘禅昏庸暗弱,宦官当道,一旦边城失陷,外有强敌压境,内无良将辅佐,国中士女百姓,必然惊恐慌乱,人心离散。则其国之灭亡,指日可待矣!”
满朝文武,听了司马昭这番慷慨激昂,又杀气腾腾的讲话,哪里还敢有半分不同意见?皆是山呼拜服,颂其英明。
却说钟会受了镇西将军之印,即刻点起关中大军,准备出征伐蜀。他深知兵者诡道,为防军情泄露,被蜀军探知其真实意图,便故意对外宣称,此番出兵,乃是为了征伐东吴。他下令青州、兖州、豫州、荆州、扬州等地,皆要大量修造战船;又派遣心腹将领唐咨,前往登州、莱州等沿海州郡,大规模征集海船。
司马昭听闻此事,心中亦是不解,便召来钟会询问究竟:“士季,汝此番乃是统兵从旱路进攻西川,为何却要下令各地大规模修造船只?莫非其中另有玄机?”
钟会微微一笑道:“启禀主公,此乃会之疑兵之计也。蜀汉若听闻我大军西进,必然会向东吴求援。故而会先虚张声势,作出要大举伐吴的姿态,则东吴必然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全力防备我军水路进攻,如此便无暇分兵救援西蜀矣。待到一年半载之后,西蜀已被我军攻破,而我军所造的战船亦已齐备,届时再挥师东下,征伐东吴,岂不是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乎?”
司马昭听了钟会这番解释,不由得抚掌大笑道:“妙哉!妙哉!士季之谋,真乃神鬼莫测也!有汝与邓艾二人相助,何愁天下不定!”当即便选定吉日,为钟会大军设宴饯行,亲自送至洛阳城外十里长亭,方才返回。
钟会大军开拔之后,西曹掾邵悌,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野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