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6章 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1/8)
却说司马昭力排众议,决意伐蜀,并对心腹谋士邵悌道出了他之所以信任钟会独领大军的深层考量:“朝中诸公,大多言蜀国未可轻易征伐,此乃是他们心中怯懦,缺乏进取之‘锐气’;若强令此等将领领兵出战,畏首畏尾,优柔寡断,则必然招致败绩,此乃取败之道也。?比¨奇\中,蚊?王! /庚′歆*罪+全!唯独那钟士季,力排众议,独倡伐蜀之策,可见其胸有成竹,‘心气’不怯;心中不怯,则其伐蜀之‘意志’坚定,破蜀之功,指日可待。待到西蜀被破,国破家亡,蜀中人心早已肝胆俱裂,如丧家之犬;所谓‘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到那时,即便钟会真有不臣之心,那些亡国之人,又岂会真心实意地辅佐于他,为其火中取栗?至于我大魏将士,一旦得胜之后,必然思乡心切,急于还朝领赏,亦绝不会听从钟会的调遣,随其一同反叛。此中关节,你我君臣二人知晓即可,切不可向外泄露半句,以免动摇军心,打草惊蛇。”
邵悌听了司马昭这番剖析,对其深沉的心机与驭人之术,不由得从心底拜服,暗道晋公之智,远非自己所能及也。其“帝王之术”与“权谋之深”已然初露峥嵘。
却说镇西将军钟会,受命统兵伐蜀之后,当即尽起关中各路兵马,合计二十余万,于长安城外下寨。待各路兵马齐集之后,钟会升帐点将,大集文武官员于帐下听令。只见帐下济济一堂,监军卫瓘,护军胡烈,大将田续、庞会(庞德之子,其“复仇之意”极盛)、田章、爰青、丘建、夏侯咸、王买、皇甫闿、句安(昔日蜀汉降将)等魏国名将,多达八十余员,个个盔明甲亮,威风凛凛,其“军容之盛”与“战意之昂”,可见一斑。
钟会端坐帅位,目光扫视众将,朗声道:“大军出征,粮草为先,然道路通畅,亦是克敌制胜之关键。今番伐蜀,山高路险,栈道崎岖,必须选派一位智勇双全、敢为人先的大将,充任先锋,逢山开路,遇水叠桥,确保大军粮道畅通无阻。不知哪位将军愿担此重任?”
话音未落,只见一人从将列中昂然出列,声如洪钟般应道:“末将愿往!若不能为大军扫平道路,甘当军法处置!”
钟会看时,乃是昔日曹魏虎痴将军许褚之子,许仪。此人身长八尺,虎背熊腰,继承了其父的“虎熊之力”与“勇悍之气”,使得一口开山大斧,亦是军中有名的一员猛将。
帐下众将见是许仪请令,亦皆纷纷称赞道:“非虎侯之子,不能当此重任也!”
钟会见众意皆同,便对许仪道:“许将军,汝乃虎父无犬子,体格健壮,勇力过人,在军中素有令名。今众将亦皆推举于汝,可见汝深得军心。本都督便命你为先锋,统领马军五千,步军一千,即刻出发,径取汉中。为防蜀军阻截,大军需分三路并进:汝可亲率主力,从中路出斜谷;另派得力副将,各率一支兵马,分别从左路出骆谷,右路出子午谷,以为策应。此三路皆是崇山峻岭,道路崎岖难行之所在,汝务必督促军士,填平沟壑,修理桥梁,凿山破石,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切勿使大军行进受阻。倘若有丝毫怠慢,贻误军机,定按军法从事,绝不姑息!”
许仪慨然领命,当即点了兵马,挂起先锋印,雄赳赳,气昂昂地领兵先行而去。钟会则随后亲率十余万主力大军,旌旗招展,鼓角齐鸣,星夜兼程,浩浩荡荡杀奔汉中而来。其“伐蜀之决心”与“必胜之信念”,震撼着沿途的每一个士卒。
与此同时,远在陇西的征西将军邓艾,亦接到了司马昭协同伐蜀的诏命。他不敢怠慢,一面立刻派遣都督司马望,率领一支兵马,前往边境一带,防备羌人部落趁火打劫,袭扰后方;一面又紧急调遣雍州刺史诸葛绪、天水太守王颀、陇西太守牵弘、金城太守杨欣等人,各自统领本部兵马,火速前来沓中大营会合,听候调遣。
待各路兵马陆续云集沓中,邓艾于一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恍惚之间,竟做了一梦:只见自己身登一座巍峨高山之巅,极目远眺,汉中平原尽收眼底。忽然之间,脚下山石崩裂,迸发出一股汹涌的泉水,水势滔天,直冲云霄,险些将自己吞没。须臾之间,邓艾从梦中惊醒,只觉得浑身冷汗淋漓,心悸不已。他遂强打精神,坐等天明,而后急召帐下护卫爰邵前来解梦。这爰邵,乃是邓艾心腹之人,素来精通《周易》卜筮之术。
邓艾将夜间所做之梦,详细告知爰邵。爰邵屈指掐算片刻,又闭目沉思良久,方才缓缓答道:“启禀将军,《易经》有云:‘山上有水’之卦象,乃为‘蹇(jiǎn)’卦。蹇者,足不能行,事多险阻之意也。然蹇卦之爻辞又曰:‘利西南,不利东北。’孔圣人亦曾有注云:‘蹇利西南,往有功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依此卦象推断,将军此番西征伐蜀,必然能够攻克成功,建立不世之奇功。只是……只是蹇者,亦有艰难险阻,跋涉难行之意,恐将军此行,纵能克蜀,亦会遭遇诸多艰难险阻,最终……最终恐怕难以安然返回中原故土啊。”其“预言之凶险”与“天机之难测”,令邓艾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野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