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8章 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4/6)
,!
他顿了顿,目光如电,扫过每一名将领的面庞,那眼神深处燃烧的火焰,让原本绝望的将士们心中又生出一丝微弱的希望。
“但!”姜维话锋一转,声音压低,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大丈夫在世,岂能就此束手!汉室虽亡于庙堂,却不能亡于我等之心!维尚有一计,或可…或可挽回万一,重扶汉室龙兴!只是此计凶险万分,九死一生!”他的“意”在此刻凝聚到了极致,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剑,散发出森然的寒意和不屈的决心。
众将闻言,皆如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纷纷围拢上来,急切追问。
姜维嘴角勾起一抹森冷的弧度,眼神深邃得如同寒潭。他招手示意众将附耳过来,用只有他们才能听到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地道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计划。随着他的叙述,众将脸上的表情由惊愕、到怀疑、再到一丝疯狂的亢奋,最后化为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然。他们的“意”,在姜维那强大而偏执的“意”的引导下,渐渐汇聚成一股暗流。
不久之后,剑阁之上,也竖起了降旗。
消息传到钟会大营,钟会抚掌大笑,他感到自己的“气运”正在节节攀升。他亲自出迎姜维。
“伯约啊伯约,你来得可真够迟的!”钟会语带戏谑,但眼神深处却带着一丝警惕。姜维的“显圣”修为,他早有耳闻,这样的人物,绝不会轻易屈服。
姜维面色肃然,眼中甚至隐隐泛起泪光,他那精湛的演技,足以骗过最高明的“心法”修炼者。“国家大军皆在维一人之肩,今日至此,已是愧对陛下,愧对蜀中父老!何敢言迟!”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恰到好处的悲愤与无奈,其“意”真挚,令人动容。
钟会见状,心中疑虑稍减。他能感受到姜维身上那股虽败不折的傲然“意”,反而生出几分惺惺相惜之感。“伯约言重了,胜败乃兵家常事。”他亲自扶起姜维,待以上宾之礼。
酒过三巡,姜维长叹一声,眼神复杂地看着钟会:“维自问用兵布阵,深得武侯真传,‘气’之运用,‘意’之凝练,不敢说冠绝天下,亦不输于人。然今日之败,非战之罪也!若非邓士载那厮,仗着几分侥幸,走了阴平小道,断我粮道,又岂能令我大军陷入绝境!维与将军在剑阁相持,本以为尚有可为,唉!”他摇头叹息,仿佛真的在为邓艾的“幸运”而扼腕。
“闻听将军自淮南平叛以来,智计百出,‘意’决千里,司马晋公能有今日之盛,将军实乃居功至伟!维今日兵败,自当心悦诚服,归降于将军这等真正的智勇之士。若是那邓士载…”姜维眼中闪过一丝毫不掩饰的轻蔑与杀意,“维便是战死,也绝不向他低头!”
这番话,正搔到钟会的痒处。他素来自负,认为自己无论谋略还是“意”之修为,皆在邓艾之上,只是邓艾出身和资历占了便宜。如今听姜维这等当世名将也如此说,心中大为畅快,对姜维的好感与信任也直线飙升。
“伯约此言,深得我心!”钟会一拍大腿,当即命人取来弓箭,与姜维折箭为誓,结为异姓兄弟,情谊显得极为深厚。他依旧让姜维统领旧部兵马,以示恩宠与信任。
姜维心中冷笑,面上却是一片感激涕零。他成功地将自己那复国的“意”,巧妙地隐藏在对邓艾的“怨恨”之下,并成功地将这股“怨恨”也传染给了本就心高气傲的钟会。他深知,这世间最强大的力量,往往源自人心最深处的欲望与黑暗。他要做的,就是点燃那引线。
与此同时,邓艾在成都大宴蜀中降官。酒酣耳热之际,他那“兵家武道”修炼出的刚猛之“气”不自觉地外放,言语间也越发张狂:“尔等幸亏遇上的是我邓艾!若遇上其他魏将,此刻焉有命在?早就城破人亡,‘怨煞’遍地了!”
蜀中降官们唯唯诺诺,起身拜谢,心中却暗自叫苦。邓艾的“意”带着一股百战余生的骄横,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就在此时,太仆蒋显从剑阁返回,带来了姜维已降钟会的消息。
邓艾闻言,酒意顿消,脸色铁青。他猛地捏碎了手中的酒爵,一股冰冷的杀气从他身上迸发出来,让周围的温度都下降了几分。“钟会!竖子敢夺我之功!”他辛苦鏖战,冒险奇袭,方才攻破成都,钟会却坐享其成,收降了蜀汉最后的主力姜维,这让他如何能忍?强烈的嫉妒与愤怒,如同毒蛇般啃噬着他的内心,让他的“意”也开始变得不再纯粹。
他立刻修书一封,派心腹急送洛阳,呈与司马昭。信中,他极力渲染平蜀之功,并提议趁势伐吴,同时暗示钟会可能尾大不掉,需要提防。他还主张暂缓将刘禅送往洛阳,欲将其作为招降东吴的棋子,并建议封刘禅为扶风王,以显示魏国“恩德”。这些建议,处处透露出他要独揽大功,并进一步扩大自己影响力的野心。他修炼的“兵家武道”讲究一往无前,此刻他的“意”也充满了这种扩张性,却忽略了政治的诡谲与人心的险恶。
,!
司马昭接到邓艾的书信,那双深邃如古井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阴冷的寒光。他身居高位,常年浸淫于权谋争斗,其“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野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