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9章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6/7)
阅读!
司马昭听闻,心中犹豫不决。他自身的“帝王心术”让他明白,选择继承人,关乎“气运”传承,丝毫马虎不得。太尉王祥、司空荀顗亦再三劝谏,其“老成之意”稳重:“纵观前代,废长立幼,多致国家祸乱。恳请殿下三思,以固晋国万世‘气运’!”
司马昭深思熟虑之后,终于采纳众议,立长子司马炎为世子。司马炎被立为世子之后,其身上的“真龙之气”愈发凝实,隐隐有君临天下之象。
此时,又有大臣上奏祥瑞,称:“当年襄武县,曾天降一巨人,身高两丈有余,脚印长达三尺二寸,白发苍髯,身着黄单衣,头裹黄巾,手持藜头杖,自称‘民王’,于市井中游走三日,言‘天下将换新主,太平即现’,随后便忽然消失。此乃上天预示殿下当取代曹魏,君临天下之吉兆!此‘天命之意’,已昭然若揭。殿下可依天子规制,戴十二旒冠冕,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车,驾六马,晋王妃为王后,立世子为太子,以应天兆,聚拢天下‘气运’!”
司马昭听闻,心中暗喜,回到宫中,正欲用膳,庆祝这“天命所归”的预兆,忽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体内辛苦修炼凝聚的“帝王之气”竟不受控制地逆流,当即中风,口不能言,栽倒在地。或许是多年权谋争斗,耗尽了他的“心神之意”,或许是强行扭转“天命”,承载了过多的“怨煞”,亦或许是盛极而衰的“气运”反噬。
次日,司马昭病情急转直下,已是奄奄一息。太尉王祥、司徒何曾、宗正司马荀顗及一众核心大臣入宫问安。司马昭躺在榻上,已无法言语,只是用尽最后一点“气力”,颤抖着手指,指向身旁侍立的世子司马炎,眼中充满了不甘与期许,随后便溘然长逝。时为八月辛卯日。
何曾当机立断,其“决断之意”不容置疑:“天下大事,皆系于新晋王!当先立世子承袭晋王之位,稳定人心‘气’向,而后再行祭葬之事!”
当日,司马炎便在众臣的拥戴下,即位为晋王。他追封其父司马昭为文王,其“孝悌之意”亦赢得了不少人心。随即,他任命何曾为晋国丞相,表叔司马望为司徒,石苞为骠骑将军,陈骞为车骑将军,稳固了权力核心。
安葬其父之后,司马炎立刻召见心腹重臣贾充、裴秀入宫密议。他的声音年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其“帝王之意”已初露锋芒:“曹操曾言:‘若天命在吾,吾其为周文王乎!’可有此事?”
贾充俯首道:“确有此事。曹操名为汉臣,实则挟天子以令诸侯,窃取汉室‘龙气’。然其惧怕天下人议论其篡逆之名,故以此言暗示其子曹丕当取而代之,行那受禅之举,窃取汉家‘天命’。”
司马炎双目精光一闪,声音沉稳:“孤父文王之功绩,比之曹操何如?”
贾充立刻朗声道:“曹操虽功盖华夏,然其‘霸道之意’过盛,刑罚酷烈,天下百姓畏其威而并非真心归附其德。其子曹丕继业之后,徭役繁重,东西征伐,民不聊生,‘怨煞’四起。而后我大晋宣帝、景帝,累建奇功,布施恩德于天下,‘仁德之意’广布,人心思晋久矣!文王更是一举吞并西蜀,其功绩彪炳寰宇,‘气运’之盛,远非曹操所能比拟!”贾充的言辞充满了煽动性,其“谀奉之意”恰到好处地迎合了司马炎的心思。
司马炎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曹丕尚能代汉而立,孤,岂不能代魏而立,承接这天下‘气运’么?”他的声音不高,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
贾充与裴秀对视一眼,立刻双双拜倒在地,朗声道:“殿下英明神武,‘真龙之气’已显,正当效仿曹丕代汉之旧事,重修受禅台,昭告天下,登临大宝,顺天应人,以安四海!此乃‘天命’所归,亦是万民所望!”
司马炎闻言大喜,次日便身佩长剑,径直闯入魏宫。此时的魏主曹奂,连日心神不宁,坐卧不安,其身上那仅存的、象征魏国国祚的“龙气”已微弱到几乎无法察觉,仿佛随时都会熄灭。见司马炎持剑闯入,曹奂大惊失色,慌忙从御榻上下来迎接。
司马炎毫不客气地在御座上坐下,目光逼视着曹奂,冷冷问道:“魏室这天下,乃是谁人之力打下的?”其“帝王之意”如同实质般压向曹奂。
曹奂早已吓得魂不附体,颤声道:“皆…皆赖晋王父祖三代之恩赐……”
司马炎冷笑一声,语气中充满了不屑:“朕观陛下,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意’弱‘气’衰。如此占着这天子之位,岂不有愧于天下苍生?何不效仿尧舜,将这大好河山,让与有才德之人执掌,以顺‘天道’流转?”
曹奂吓得面无人色,嘴唇哆嗦,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一旁的黄门侍郎张节,见状怒不可遏,其“忠烈之意”勃发,挺身而出,大喝道:“晋王此言差矣!昔日我魏武帝曹操,东征西讨,扫平群雄,百战艰辛,方才创下这大魏基业,其‘武勇之意’与‘霸者之气’,天下谁不敬畏!如今天子虽然年轻,却有德无过,何故要无端将这祖宗江山让与他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野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