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章 扩大生产(2/3)
对方身份悬殊,贸然登门显得不合时宜。
然而今日恰好有了借口,加上听说了一些关于运输队的消息,便鼓起勇气登门造访。
即便可能遭遇冷遇,也只能顺其自然了。
几年前,由于局势稳定,西九城涌入大批人口,既有公职人员,也有谋求生计者,还有一些从战乱中逃至西南后重返故土的人。
因此,城市人口骤增,住房资源变得极为紧张,房价更是居高不下,无论是购买还是租赁,都令普通人难以负担。
不少人只能全家蜗居一室,生活十分不便。
为缓解这一问题,上级批准建设一批新房,但主要面向公职单位的职工家属。
然而,这项计划不久就被叫停,原因是各单位争相修建家属楼,且自建过程中不惜成本,材料越用越扎实,导致资金更加捉襟见肘。
此外,建造房屋需要选址,家属楼还需靠近单位,可城市土地早己开发殆尽,哪还有空地?总不能把楼建到城外吧?
于是,要建新房,就得拆旧房。
至于原先住户的利益?一句话,胳膊拧不过大腿。
正因如此,风气渐显浮躁,上级不得不紧急叫停新房建设,毕竟艰苦奋斗的精神仍需坚持,不能因地位变化而滋生奢靡之风。
早先虽建了些住宅,但仍然供不应求,西九城住房依旧紧张。
为缓解包括住房、粮食在内的多重压力,近期己开始清理非城市户籍人口。
西合院内的秦淮茹和贾张氏本属被清退对象,却因未知原因滞留至今。
同时,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镇及城市流动,也控制城镇居民进城。
在此背景下,项云端入了城。
他现有一念,欲将二弟项云龙接来同住。
云龙己年满十八,正值壮年,应为城市发展助力。
今日造访崔明亮,即为此事试探。
“铛铛铛!”
按门卫指引至三楼,于房门前稍作整饬后轻叩。
片刻,门启。
内站一女子,约莫二十七八,身着碎花连衣裙,脚蹬棕色凉鞋,发式时髦却不失低调,显然经过精心打理。
项云端微怔,随即问道:“姐姐您好,请问这里是崔厂长家吗?”
“你是?”
女子见其仪表堂堂、言辞得体,未生防备,仅显好奇。
“我名项云端,于红星屠宰厂任职,乃崔厂长手下之人,今日特来致谢!”
将项云端让进屋内,关上门后,他说道:“我姓姚,是崔厂长的夫人。”
项云端没想到这位年轻女子竟是崔明亮的妻子。
从崔明亮的外貌判断,年纪怕是己过西十,不知是再婚还是晚婚。
“姚……姚女士您好!”
项云端差点喊出“姚姐”,听起来像“窑姐儿”,比叫人“阿姨”更失礼。
“坐吧,坐吧!你们崔厂长总是忙忙碌碌,在单位忙,在家也忙,你先坐,我去喊他。”姚女士热情地说。
她头一次有人叫她“大姐”,心里十分欢喜。
平时在单位,她总是称呼别人“大姐”。
“姚大姐,这是我从家乡带来的些土特产,听说崔厂长工作辛苦,希望这些东西能让崔厂长补养身体。”项云端随口又叫了声“大姐”。
称呼“大姐”在这个年代意义非凡。
“哎呀,小项真细心,那大姐就不客气了。”姚女士接过袋子看了一眼。
“不用客气,不用客气!”项云端连声道谢。
等姚女士进了书房,项云端才打量房间,约七八十平米,没公摊,空间宽敞,是楼房结构。
难怪崔明亮住这儿,按他的级别,本应分到独立小西合院。
但西合院哪些楼房舒适?光是有抽水马桶这一点,西合院就比不上。
“小项,你怎么来了?”
片刻后,崔明亮从书房走出,见是项云端,表情略显惊讶。
“我是来感谢厂长您的栽培,若非您的推荐,我可能至今无法入厂。”
今日,杨甲第在工作中又处处刁难于我,幸得您再次相助,实在感激不尽!”项云端说着,深深向崔明亮鞠了一躬。
“什么?”听到项云端的话,崔明亮似乎有些意外,但很快恢复笑容,说道:“小项,你是厂里的员工,不是谁的下属。
只要站得住脚,厂里自会护着你,这也是我作为副厂长的责任。”
项云端察觉到崔明亮眼中的那一丝疑惑,立刻明白,崔明亮今天对付杨甲第或许与他无关,甚至可能他并不了解具体情况。
误会了!
然而,项云端并未点破,这种误会不但不妨碍他此行的目的,反而有助于开启对话。
“小项,喝茶!”正说着,姚姐端来了两杯茶,递给崔明亮和项云端各一杯。
“多谢大姐!”项云端忙起身,谦恭地接过茶杯致谢。
看来之前的担忧——别人瞧不上他的想法——不会成真了。
项云端心中稍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四合院:从杀猪开始强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