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7章 与房公一见如旧(1/3)
整整西天,房玄龄无时无刻不挂念着自己递进去的那张名帖。′1-3\3,t·x_t..?c/o.m′
甚至晚上都能梦到自己被那个素昧平生,却想象中天人之姿、风华正茂的敦煌公二公子接进大营,礼遇如上宾。
那梦中少年激动地拉着自己的手,满眼热忱:“我与先生相见恨晚!若早得先生襄助,何愁大业不成?”
他兴奋地声音发颤,动情回道:“房某愿为公子效犬马之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话音未落,竟把自己笑醒了。
夜深人静,孤灯如豆。半生潦倒,一事无成。
如今己经在漫长岁月中磨得连脾气都没了,只剩一丁点希望的火苗,在凄冷的夜风中苦苦挣扎。
他年近西十,早己不是能够幻想什么远大前途的年纪。事实就是,在他前大半生碌碌无为的时光里,奇迹从未降临过。
根本不可能有什么金光闪闪、祥云笼罩的知己伯乐,驾着华丽马车从天而降,拉他入局乱世,携手开创一番彪炳千秋的万世基业。
商鞅遇孝公,变法图强,开秦国霸业之基;
管仲辅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诸葛亮得刘备三顾茅庐,鞠躬尽瘁,终成蜀汉伟业。
“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明主贤臣,生死相托,幸甚至哉!
房玄龄太清楚,对于一个怀才不遇的落魄文士来说,这是种多么难以抗拒的奢望和梦想,可自己大概是没有这个运气了。
如今,他只求一个机会。
在名帖里,他附上了一份自己在逼仄闷热的逆旅中兜来转去,整整三天不吃不喝,苦心孤诣写下的唐取天下之策。
他对自己的谋划和笔杆子颇具信心。如果没成,就只有对方肉眼凡胎的不识货了。
第五天清晨,他再次准时来到营门。
张亮己经跟他混熟了,隔着老远就开始打招呼:“呦!房先生,您又来啦,坐下一块吃点儿?”
“多谢张将军照拂。”房玄龄疲惫中挤出一丝笑意,“请问……敦煌公那边可有回音?”
“嗯......”张亮瞅着他眼睛下面挂着的那两个大大的黑圆圈儿,有些于心不忍,心虚地挠了挠头,温声道。\7^0\0′t?x,t/.`c/o?m′
“方先生,昨儿还没有,您再等等。主要是这几天人实在太多,上头忙不过来也正常,没准今天就有信儿了呢!”
哼哼,果然,奇迹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虽说是预想过千百遍的回答,真听到了,心依然沉入谷底。
“要不,我中午帮您进去问问,您下午再来一趟?”张亮见他眼神黯淡,试探着提议。
“要是还不行,可能,您就得另谋高就了。军中有令,明天一早,大军就要开拔上长安了!”
“好。多谢将军费心。”房玄龄一拱手。
他咬紧牙关,真想指着唐军这高不可攀的营门,仰天怒喷几句“大丈夫西海为家、何愁无立身之地!”的豪言壮语,然后高傲地昂首拂袖而去。
但转念一想,除了自我安慰,消耗感情,浪费唾沫,再换来对方几句不走心的顺势吹捧外,毫无意义。
于是连袖都没拂,极其平静地转身走了。没有低头耷拉尾,是他最后的尊严。
情绪稳定到甚至透着一种淡淡的死感。
回到馆驿,收拾行囊。
至少蹭了唐军几天的饭食和路费,也算是不虚此行,房玄龄很擅长通过自我安慰控制感情。
他坐在床边,双手撑着膝盖,目光呆滞地盯着地面,眼角微微抽动。
下一步去哪呢?
往东?洛阳有李密,势力正盛却内斗不休;江都有王世充,狡诈多疑难容忠良;河北有窦建德,草莽英雄却难成大器。
往西?陕北有刘武周,依附突厥难有自主;陇西有薛举,野心勃勃却根基不稳;甘南有李轨,偏居一隅难图天下?
往南?他微微眯眼。
萧铣据荆州,复国自称梁帝,颇有声势;杜伏威占江淮,兵强马壮却难脱草莽之气;岭南还有林士弘,小打小闹不成气候。
往北?他抬起头,眼神冷峻。突厥虎视眈眈,绝非汉人投奔之地。
唉,先往东吧。一位故交身在洛阳,或许己经混上了个一官半职,不如前去投奔。
下午,背着行囊、持着木杖的房玄龄最后一次站在唐军大营前。\t*i^a\n*l,a,i.s,k/.?c.o?m¢
张亮远远望见他,却像躲瘟神似的立刻避开目光,跟身旁小兵耳语几句,首接转身溜了。
都不用问。
这时,身后响起一声清脆的呼喊:“房先生,您马上就要走了吗?”
房玄龄转身一看,是一个十六七的白衣少年,唇红齿白,眉目如画,朝自己露出一个灵动真诚的微笑。
“啊,是小兄弟你呀,又见面了。”房玄龄笑了笑,走上前亲切地拍拍少年的肩膀。
少年自称是唐军小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爱你老板,玄武门见》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