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83章 1463亿港元,市场份额超六成!(6/16)
好书推荐:
弊之后,此前他不得不做出全力支持汇沣银行损害东亚银行利益的举动。
可这一行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就是在公开站队。而站队往往意味着要付出代价,他心里也清楚,这无疑会直接得罪林浩然。如今,汇沣银行在这场激烈的商业博弈中败下阵来,而林浩然却如日中天,实力大增。他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无奈之下,只好前来向包裕刚请教应对之策。让他主动去向林浩然求和,他实在是拉不下这个脸,心里只盼着能有个其他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哎,李兄啊,当初你决定这么做之前,我就特意打电话劝过你,只可惜你当时没听进去!”包裕刚无奈地叹了口气,眼神中满是惋惜。虽说包裕刚一直待在医院养病,但他手下的情报网络却十分强大。得知李加诚打算对汇沣银行表明忠心后,他第一时间就拨通了李加诚的电话,苦口婆心地劝阻。只可惜,彼时的李加诚自恃有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两大商业巨头撑腰,又怎会轻易听从他的劝告呢?东亚银行一跃成为第一;渣打银行由三进二;元气大伤的汇沣银行只能排在第三;恒声银行退到了第四;道亨银行则位居第五。虽说名次来了个彻底大洗牌,但仔细看来,挤进前十的实际上还是那几家银行。而东亚银行因为资金规模远超后面的一众银行,有种遥遥领先的味道。至于为何渣打银行能到第二名,很简单,汇沣银行那边不少英资大企业已经在此前表明要将公司金融业务转移到渣打银行了,所以汇沣银行的名次必定会被渣打银行替代。而汇沣银行虽然实力大减,但旗下依然还有和记黄埔、长江实业、环球航运集团等这些资金不会转移的企业,实力依然不可小觑,暂时排在第三也是理所当然的。“何叔叔,东亚银行如今的资金规模太臃肿了,办事效率极低,等恒声银行私有化之后,我会适当地让部分集团将资金从东亚银行转移到恒声银行那边去。比如置地集团、万青集团,适当地让恒声银行的资金规模提高至五六百亿港元,你看如何?”林浩然笑着说道。别的不说,仅仅是到时候实行的企业员工转账发工资一事,东亚银行就难以搞定,涉及的员工规模太大了。但是,如今有了一家运营实力不逊色于东亚银行的恒声银行,那么银行转账发工资一事,让恒声银行分摊一下压力,此事会更加顺利。再加上既然集团叫恒声集团,如果恒声银行的资金规模比东亚银行差太多,那就有些名不言顺了。何善恒眼睛一亮,放下手中的资料,饶有兴致地说道:“浩然,你这想法和我不谋而合啊,东亚银行如今资金规模庞大,业务繁杂,管理起来确实吃力。将部分资金分流到恒声银行,既能减轻东亚银行的压力,又能提升恒声银行的实力,可谓一举两得。”“行,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了,我会跟马世民先生以及伯顿先生说声,等恒声银行私有化完成后,让这两大集团的资金找个时间到东亚银行去办理资金转移业务。东亚银行还剩下港灯集团、中华煤气、九龙仓等诸多大企业的资金业务,再加上这段时间吸入的众多市民存款以及中小企业存款,东亚银行的实力依然很强,至于道亨银行,让它自由发展就好了,以后,三家银行就良性竞争!”林浩然笑着说道。东亚银行虽然历史悠久,可终究底蕴不足,突然一下子从一家资金规模才几十亿港元的规模一下子涨到上千亿港元的规模,其实是非常吃力的。如果不是有何善恒这样的大佬坐镇,说不定东亚银行早内部出问题了。所以,如今将一部分资金转移到恒声银行去,降低东亚银行的压力,同时也提高恒声银行的实力,算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了。而且,将一部分市场分到恒声银行去后,恒声银行与东亚银行的市场份额将会排在前二名。如此一来,渣打银行又只能继续当回它的老三了。名次,有时候对口碑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与此同时,在薄扶林道的玛丽医院,一间静谧且设施完备的高级疗养室内,气氛显得格外平和。此刻,这间疗养室里的沙发上,坐着两位香江商界大名鼎鼎的大人物。一位,自然是包裕刚,而另一位,则是李加诚。“包兄,瞧你如今面色红润,身体恢复得相当不错,应该可以出院了吧?”李加诚一边将一束鲜花插进花瓶,一边面带好奇地问道。这一个月来,包裕刚在精心调养下,又有世界顶尖医疗团队保驾护航,身体早已完全康复。然而,他却始终没有出院,而是安心待在这处,若有人想拜访他,还得先征得他的同意。“这儿多清净啊,不用出去面对那些烦心事!”包裕刚嘴角上扬,意味深长地笑道。李加诚心思敏锐,瞬间便明白了其中的深意。他不禁对包裕刚投去敬佩的目光,心中暗叹: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前段时间,汇沣银行与东亚银行展开商业竞争,包裕刚的处境着实尴尬。一方面,汇沣银行一直是他的亲密合作伙伴,双方合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从继承小工厂到全球财阀》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