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2章 天子蒙难大逃亡(2/3)
意妙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合兵一处,一路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过之处,那简直就是人间地狱。房屋被烧得只剩下断壁残垣,老百姓的财物被抢得干干净净,一个子儿都不剩。那些老弱病残直接被他们残忍地杀害,而年轻力壮的就被抓去充军,给他们当炮灰。打仗的时候,他们还想出个缺德的主意,把老百姓赶到前面当挡箭牌,美其名曰“敢死军”。这贼兵的势力,一时间那叫一个嚣张跋扈。
再说李乐他们的军队,其实就是一群山贼草寇凑起来的乌合之众,平日里就爱干些抢劫的勾当。郭汜这老狐狸,想出个损招,让军士把衣服、财物啥的扔在路上。李乐的军队到了渭阳,一看路上全是这些好东西,一个个眼睛都红了,哪还顾得上队伍啊,争着抢着去捡。就在他们抢得不亦乐乎的时候,郭汜和李傕的军队从四面如鬼魅般围了过来,一场混战瞬间爆发。李乐的军队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大败而逃,那场面,真是惨不忍睹,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到处都是士兵们的惨叫和呻吟声。
杨奉和董承根本拦不住这混乱的局面,只能护着皇帝继续往北跑,后面李傕和郭汜的军队像疯狗一样紧追不舍。李乐心急如焚,赶紧对皇帝说:“陛下,情况紧急啊,您赶紧上马先走!再晚就真的来不及了!”
皇帝却一脸坚决地摇头:“朕不能扔下百官自己跑啊,他们有什么错呢!朕要是自己跑了,以后还有啥脸面面对天下人!”可追兵越来越近,天空都被大火映得通红,喊杀声震得地都在颤抖,连着一百多里都能听得清清楚楚。胡才一不小心,就被乱军给杀了,那场景,真是让人胆战心惊。
董承和杨奉实在没办法了,只能请皇帝放弃车驾,步行到黄河岸边。李乐他们好不容易找来一只小船,权当渡船。可当时正是天寒地冻的时候,河水都快结冰了,那冷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皇帝和皇后好不容易才被扶到岸边,但是河岸又高又陡,根本下不去。后面又是火光冲天,又是震耳欲聋的鼓声,敌军马上就到了。
杨奉急中生智,大喊:“快把马缰绳解下来,连在一起,拴在陛下腰上,慢慢把陛下放到船里。”正说着,皇后的哥哥伏德抱着好几匹绢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了:“我在乱军里捡到这些绢,用这个拴着陛下,更保险!”
行军校尉尚弘赶紧用绢把皇帝和皇后小心翼翼地包起来,让众人一起用力往下放,这才好不容易把皇帝和皇后放到了船上。李乐手持宝剑,威风凛凛地站在船头,伏德背着皇后也上了船。岸上还有好多人下不去,都争着往船上挤,李乐没办法,只能把他们都推到了水里。
好不容易把皇帝和皇后渡到北岸,杨奉又找来一辆牛车,让皇帝坐上去,往大阳赶去。这一路上,大家都饿得前胸贴后背,晚上只能住在一个破破烂烂的瓦屋里。有个好心的老头可怜他们,送来了点粟饭,皇帝和皇后饿坏了,勉强吃了点,可那饭粗糙得根本咽不下去,就像沙子一样。
第二天,皇帝为了安抚众人,封李乐为征北将军,韩暹为征东将军,然后又坐着牛车出发了。走了没多远,太尉杨彪和太仆韩融找来了,一见到皇帝和皇后,大家忍不住抱头痛哭起来。
这时候,皇帝身边的近侍只剩下二十多人了,一个个都哭得稀里哗啦,那场面,真是让人痛心不已。太仆韩融说:“陛下,李傕和郭汜这俩贼还挺相信我,我愿意冒死前去劝他们罢兵,陛下您一定要保重龙体啊。”说完,韩融就毅然决然地走了。李乐请皇帝到他的营里暂时休息。
过了几天,杨彪建议皇帝把都城定在安邑县,皇帝没办法,只好坐着车马到了安邑。这安邑哪有啥好房子啊,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皇帝和皇后只能住在茅屋里,连个门都没有,只能在四周插上荆棘当篱笆。皇帝和大臣们就在这破茅屋里议事。
李乐和韩暹呢,带着兵在篱笆外看着,还觉得挺有意思,一点都不把皇帝和大臣们放在眼里。这些将领们一个个专权得很,尚书、百官、公卿稍微有点得罪他们,就在皇帝面前打骂将士,那嚣张的样子,简直无法无天。他们还让手下的奴仆给皇帝送些浊酒粗食,皇帝也只能勉强吃点,真是可怜。
李乐和韩暹还联名保举了二百多个地痞流氓、小兵、巫医、走卒当校尉御史,连刻印都来不及,就用锥子在木头上画个印,就这么糊弄过去了,简直是荒唐至极。
韩融跑去劝李傕和郭汜,好说歹说,这俩贼才把百官和宫人放回来。这一年啊,到处闹饥荒,地里的庄稼都颗粒无收,老百姓只能吃枣子和野菜,一个个饿得皮包骨头,饿死的人到处都是,惨不忍睹。河内太守张杨还算有点良心,送了些米给天子,河东太守王邑也送了些绢帛,让皇帝和大臣们能有衣服穿,皇帝这才勉强活了下来。
董承和杨奉商量,派人去修洛阳的宫院,想把皇帝的车驾送回东都。李乐却不同意,董承就劝他:“洛阳那可是天子建都的地方,安邑这么个小地方,咋能容得下皇帝的车驾呢?现在把皇帝送回洛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秒懂三国全史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