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章 新年和投稿(1/2)
小年刚过,王晴和李卫华他们也准备回京市,现在应该叫她聂晴了。¢狐_恋\雯+茓^ ~哽~鑫-醉^全\她俩只改了姓,不更名,王芸在村里也是格格不入。
听说她在王家也不说话,饭做好了就吃,吃饱了就睡觉,也不出门,王德柱两口子对上她总有些小心翼翼,也不敢管她。
李卫华临走前,提了一罐麦乳精,二十个鸡蛋给苏林昭,来感谢她开导聂晴的。那天聊完后,聂晴开朗了许多,对去京市也不那么排斥了。对于这个小表妹,李卫华和他小姨都有些愧疚,前些天看她闷闷不乐,心里很不好受。
徐国栋和杨杰出门,刚好看到这一幕,徐国栋出了名的包打听,显然知道李卫华是替聂晴道谢的,拉着李卫华去一旁打听还有没有他漏掉的剧情。
苏林昭准备进屋的时候,就听旁边杨杰阴阳怪气,“有些人动作挺快啊,这就攀上高枝了。”
苏林昭回头,“怎么,你没攀上啊?那可真是太‘可惜’了,有的人天天跟在人屁股后面跑,不会连罐麦乳精都没蹭上吧?诶,你喝过麦乳精吗?味道很不错的,就是吃多了容易发胖。”
“对了,你怎么没有回家探亲啊?听说你下乡三年还没回去过,不想家人吗?他们没有催你回去吗?”
杨杰铁青着脸出去了。?5/2.m+i¨a*n?h?u^a+t^a+n_g·.\c¨o-m/
之后几天,苏林昭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写稿,改稿,日子过得无比充实。
二十六那天抽空和宋萱萱去了趟县城,年前最后采购一波,把给家里的信寄出去,市内年前就能收到,又买了本信纸,最近用的比较快。当然,来都来了,怎么也得去国营饭店尝尝大厨的手艺。
黑市她没再去过,买多了容易被盯上,少量的东西村里人换换也可以,没必要去黑市。隐约记得黎明来临前,还有一段时间的黑暗,万一被殃及池鱼就不好了。
下午找了个没人的时候,苏林昭简单盘点了剩余的钱票,上次苏母给她带来了27块钱,补上了之前的消耗。一些多余的和临到期的票,她都及时换了出去,大多是和村里的婶子们换干货和鸡蛋,她们各种票都很缺。
陆陆续续买了不少东西,虽然尽力控制,还是花了8块6,剩下197块4毛钱,还不到200块,开春还得买粮食,之前借的那批剩的不多了。,小!说-宅` -勉/沸′越\渎^
好在日常用品基本上备齐全了,接下来不出意外的话,就没什么大的花销了。
《米阿婆的一生》写了有将近4万字,年后可以先投出去看看,首选是省报和南市日报。省报能上更好,稿费高些,如果能在省报连载,知名度也会相应提高,后续投稿就方便许多。
不过省报竞争大,南市日报更保险一些。或许,她可以试试再写个短故事,同时投两家?
越想越觉得是个好主意,现在投稿靠邮寄信件,审核周期也不短,过没过稿消息要等挺久。同步投稿,效率更高,现在还没个收入很没安全感。
苏林昭边写米阿婆的故事,边构思第二篇,她想写的有很多,但这两年不适合,也不敢写。
最后苏林昭还是决定写一个轻松愉快的儿童故事。大人的烦恼有很多,小孩子的烦恼简单又充满了趣味性。
一群性格各异的山村小孩,每天一起上学放学玩耍,期间发生的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这篇可能不太适合日报,她准备先投南市青少年报。
除夕那天,钱英建议留在知青点过年的几人一起吃个年夜饭,大家都没什么意见。
苏林昭和宋萱萱出了一份小肠,就是唯一的肉菜了,其他人各自拿了些东西,简单凑齐一桌六菜一汤,大家一起吃个热闹的年夜饭,好歹有些过年的氛围。
苏林昭才发现,男生那边除了徐国栋、杨杰和杨聪,庄志峰也在。确实他也是今年同一批下乡的,暂时请不了探亲假。这个人是真的没什么存在感,不说话,也不参与其他人的纠纷,每天都安安静静的,以至于经常被遗忘。
吃完年夜饭,苏林昭继续写稿,宋萱萱拿了本诗集在看,这是上次去废品站淘来的,苏林昭那几本书她都能背下来了。当初不食人间烟火的小富婆,跟着苏林昭,都学会淘废品站了。
苏林昭还让她偷偷换了个书皮,人多眼杂,永远不要去考验人心。
大年初一,去了趟大队长和村干部家拜个年,就在知青点等着小孩子上门来拜年。这边的习俗是大人在家,小孩子结伴去拜年,全村走一遍,收获瓜子花生糖果零食无数。苏林昭和宋萱萱准备了些散装糖,分给来拜年的小孩子,相熟的像牛婶家的孙子们,就多抓几个,不熟悉的就意思一下。
初二回娘家,与她们无关,苏林昭继续努力写稿。
初三苏林昭去熟悉的婶子们家里拜年,喝杯水就走,一上午就完事了。
后面几天,苏林昭每天睁眼就是不停的写稿,写稿,等大家回来,就没这么安静的环境了,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七零:带全家一起发家致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