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131章 笔交上的山河(1/3)
回到上海的第三天,阳光透过画室的玻璃窗,在木地板上投下菱形光斑。.搜`搜?小~说′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
邱莹莹踩着小板凳挂宣纸,转头看见包心悦踮脚擦拭画架,鼻尖沾着颜料,像只小花猫。
“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开始画南京?”
宁宁晃着装满彩铅的铁盒,盒盖上贴着从夫子庙捡的梧桐叶书签。
这时,谭宗明抱着一摞古籍推门而入,书脊上“南朝那些事儿”“大明风华录”的标签上还带着未拆封的墨香。
创作初期,画室里满是此起彼伏的惊叹。
小宝举着放大镜研究中山陵的琉璃瓦,突然跳起来:“原来蓝色瓦片在太阳下会发光!”
思思则趴在地板上,用炭笔勾勒明孝陵石象路的轮廓,橡皮擦屑簌簌落在她的汉服裙摆上。
邱莹莹支起数位板,屏幕上的诸葛亮羽扇轻摇,她特意在背景里加入了孩子们在夫子庙看到的秦淮灯影。
当画到孙权建都南京的故事时,念念突然举手:“妈妈,孙权的胡子是不是像我们在博物院看到的青铜剑一样弯弯的?”
邱莹莹笑着调出文物照片,孩子们立刻围过来,七嘴八舌讨论起古代帝王的胡须造型来。
包心悦灵感突发,在画稿角落添了只举着小旗的卡通石狮子,旗上歪歪扭扭写着“东吴护卫队”。
创作间隙,谭宗明成了移动资料库。
他半跪在地板上,用平板电脑调出3D复原的应天门,给孩子们演示千年前万国来朝的盛况。
当虚拟烟花在屏幕中绽放,小宝突然抓起画笔,一脸扬起雀跃的笑意:“我要把这个画进画里!”
深夜的画室依然亮着暖黄灯光。
邱莹莹揉着发酸的肩膀,看见谭宗明正给熟睡的思思盖上薄毯,他手边摊开的《金陵岁时记》里,夹着孩子们随手画的便签——有画着盐水鸭的书签,还有包心悦模仿云锦纹样设计的小怪兽。
三个月后,《小脚丫游古都》系列漫画初稿完成。1\3·1?t`x~t?.^c+o!m¢
展览当天,画廊里挤满了捧着画集的孩子。
宁宁指着自己画的秦淮河灯影,骄傲地给参观者讲解:“这盏莲花灯里,藏着我们所有人的愿望!”
小宝则守在自己绘制的中山陵全景图前,举着扩音器当起了临时导游:“台阶一共有392级,代表三亿九千两百万同胞!”
邱莹莹站在《三国金陵风云》系列画作前,看着画中周瑜点兵的场景里,混进了孩子们绘制的Q版战船。
谭宗明递来热可可,低声说:“苏州那组,孩子们想加入评弹元素。”
她望着展厅里追逐欢笑的孩子们,画笔在速写本上沙沙作响——这次,她要画下他们趴在画架前专注创作的模样,那是比任何历史故事都动人的风景。
深秋的上海飘着细雨,画室的暖气片发出轻微嗡鸣。
邱莹莹将苏州园林的3D扫描模型投影在墙面,光影交错间,留园的冠云峰仿佛穿透雨幕立在孩子们眼前。
包心悦突然抓起马克笔,在速写本上勾勒出云峰的轮廓,笔尖停顿处洇开墨点:“像不像戴着高帽子的巨人?”
创作《姑苏繁华图》系列时,谭宗明特意请来评弹老师现场表演。
三弦声响起的刹那,正在描摹拙政园小飞虹的宁宁突然愣住,彩铅在宣纸上拖出长长的蓝痕。
“原来吴侬软语真的像水一样。”
她喃喃着,转头在画稿里添了支垂入水面的柳条,枝条上系着微型评弹琵琶。
小宝把从山塘街带回的丝绸手帕铺在桌上,试图复刻苏绣针法。
丝线在他指间纠缠成团,急得鼻尖冒汗。
谭宗明默默递过放大镜,他的目光目光比任何时候都温柔:“我们先画绣娘的银针,像不像月光凝成的雨?”
孩子瞬间眼睛发亮,画纸上很快跃出千百根闪着微光的银线,穿梭在双面绣的锦鲤之间。
深夜的画室飘着碧螺春的清香。
邱莹莹调试数位板的压感笔,屏幕上的唐伯虎正在桃花坞饮酒,身后的茶灶腾起的烟雾里,藏着孩子们画的Q版松鼠桂鱼。D我`?(的D¥书?城:?? *最|:新ˉ·μ章]节o?更^新.&?快°?¥
谭宗明整理着从苏州古籍书店淘来的《平江图》拓本,突然轻笑出声——某页空白处,念念用蜡笔画了只举着团扇的小狐狸,旁边写着“此山是我开”。
展览筹备期,画廊变成了热闹的工坊。
思思用金粉勾描寒山寺的飞檐;包心悦将真丝绡染成藕荷色,做成立体的苏式花灯;小宝举着自制的竹蜻蜓满场跑,扬言要复刻《浮生六记》里的“闲情记趣”。
邱莹莹悄悄架起摄像机,镜头里孩子们专注的侧脸与窗外的梧桐叶共同构成了流动的画卷。
《江南梦华录》特展当天,细雨初霁。
画廊入口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孩子们绘制的动画——拙政园的游廊化作游动的青蛇,狮子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欢乐颂之邱莹莹重生:破茧成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