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5章 炼钢成了(2/3)
动不已的宋应星、孙元化,还有一旁同样面露振奋的李逸风,沉声道:“钢既已成,这是第一步。接下来,是如何量产,如何用好这钢。宋先生,孙先生,逸风,我有几个想法,想与诸位参详参详。”
他略作停顿,组织了一下言语,目光扫过三人:“其一,我称之为‘标准化’。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日后生产的每一块钢锭,每一件火器,甚至火器上的每一个零件,都要力求规格、尺寸、材质一模一样,分毫不差。”
宋应星听罢,眉头微皱,眼神中带着困惑:“公子,‘标准化’?这……学生愚钝,这个‘标准’,是指……?”他看向那块新炼的钢锭,“每一块钢,都如这块一般?每一件火器,每一个……零件,都一模一样?”
周涛微微点头:“正是此意。譬如这火铳,它有多少部件?枪管、枪机、扳机、枪托……若是我们将每一个部件都定下一个精确的尺寸,一个明确的材质要求,然后,我们造出来的所有枪管,都和这个尺寸分毫不差,所有枪机,也都一模一样。这,便是标准化。”
宋应星面露难色,沉吟道:“公子,这……怕是不易。炼钢铸铁,全凭匠人手上功夫和眼力。同一炉出来的铁水,温度稍有偏差,冷却快慢不同,成品的性状便会有差异。便是同一位老师傅,倾尽心力,也难保每一锤下去力道都丝毫不爽,每一件成品都与上一件……全然相同。”
孙元化也接过话头,神情凝重:“宋先生所言极是。若是些许小件,如铳内的小巧机簧,或可勉力一试,反复打磨,力求相近。但若是炮管、枪身这等大件,动辄数尺之长,其内膛、外壁,要做到毫厘不爽的完全一致……这,这几乎是神乎其技,人力怕是难以企及。稍有不慎,尺寸偏了,非但无用,反成废品。”
周涛看着他们,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难,我知道。世上之事,哪有不难的?但诸位想一想,若是我们当真做到了,哪怕只是接近了。一支火铳,在阵前,一个小小的机件坏了,兵士该当如何?”
他目光扫过孙元化因思索而微微眯起的眼睛:“若我们库中,便有那成百上千一模一样的机件。只需从身旁取出一个,‘咔哒’一声换上,这铳,是不是立刻又能喷吐火舌,杀伤敌人?这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意味着什么?”
孙元化眼中骤然爆发出精光,他猛地一拍大腿:“卑职明白了!这意味着……意味着我军战损的火器,能以最快之速重返战场!兵士们不必因为一个小小的零件损坏,就丢弃了手中保命杀敌的利器!这……这何止是修械,简直是凭空多出了许多兵士!”
周涛微微一笑:“正是如此。孙先生再想,生产之时,若所有部件规格统一,尺寸无差,那些熟练的匠人,闭着眼睛都能将它们组装起来。如此一来,我们打造火器的速度,能提升多少?每日能多造出多少支火铳,多少门火炮?”
宋应星脸上仍有疑色:“公子所言之利,学生自然明白。只是……这‘分毫不差’,究竟如何才能做到?我等匠人,所用不过是尺、墨、规、矩,目测手量,终究难免会有偏差。小的部件尚可仔细打磨,若是大了,或是多了,这功夫……”
孙元化也道:“正是。即便有了图样,这尺寸如何精准量度,又如何确保每个匠人做出来的都一般无二?若无精良的量具,这‘标准化’,怕是……空中楼阁。”
周涛目光扫过作坊,寻了片刻,见角落有散落的炭笔与几张粗黄的草纸。他走过去,拾起一支炭笔,又取了几张纸。
“二位先生所言,确是如今的难处。匠人之手,虽巧夺天工,然尺寸之间,毫厘之差,在所难免。若无规矩,不成方圆。这规矩,若只凭眼力手感,终究难保万无一失。”周涛回到钢锭旁,将纸铺在旁边一张还算平整的石板上,“若是有法子,让这尺寸不再是估量,而是定数呢?”
他俯下身,手持炭笔,在纸上迅速勾画起来。先是一个带着两只脚的奇特工具,一只脚固定,另一只脚可以滑动,旁边还标注着细密的刻度。接着,他又画了几个样式各异,但都带着精密刻度和指针模样的东西。
宋应星与孙元化凑近观看,起初皆是满脸不解。
“公子,此物……是何用处?这般奇巧……”宋应星指着那带脚的工具,迟疑地问,“莫非是用来……量度尺寸的?”
孙元化紧盯着图纸,目光在那滑动的脚和刻度上来回移动,眼中渐渐露出惊异之色:“这……这开合之间,竟能量度内外之径?这刻度……竟能细致至此?”
周涛又在旁边画了一个圆筒,并在圆筒内外分别用那带脚的工具比划着测量的姿态,又画了一个带螺旋纹杆的工具,示意可以测量深度。
“公子之意是……用此等器物,来校准尺寸?”宋应星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仿佛看到了一扇新的大门。
“正是。”周涛放下炭笔,“之前之所以零件尺寸大小不一,主要还是测量工具简陋。若有此等量具,匠人只需依照图纸尺寸,用这些工具校对,便可大大减少差错。如此,何愁工件尺寸不准?”
孙元化猛地抬起头,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薪火大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