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6章 标准化(1/2)
周涛见他们已有所悟,便继续道:“这还不够。,咸^鱼~看·书. ′更?新¨最/全′我还有其二,我称之为‘流水线’。
这是何意?譬如我们炼钢,从选矿石,到配焦炭,到观火候,到开炉出钢,再到锻打成型,其中有多少道工序?”
宋应星下意识地屈指计算:“选矿、碎矿、淘洗、配料、入炉、鼓风、熔炼、测温、出炉、浇铸、冷却、锻打……不下十数道主要工序,每一道又有诸多细节。”
李逸风在一旁听着,脑中努力勾勒着这番景象,试探着问道:“公子,您说的这‘流水线’,莫不是……让不同的人,专门负责这不同的一道工序?”
“逸风说对了一半。”周涛赞许地看了他一眼,
“不仅是不同的人负责不同的工序,而且是,每一个人,或者每一组人,都只做自己眼前这一道工序,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
譬如,张三只管筛选矿石,李四只管往炉里添焦炭,王五就专门盯着炉温的变化,赵六则专司开炉出钢。
他们不必通晓所有环节,只需将自己手头这一件事,做到极致,做到最快,做到最好。”
宋应星眉头又一次锁起,带着几分忧虑:“公子,如此一来……匠人们岂非成了只会做一件事的……器具?他们若长年累月只负责一道工序,会不会失了通盘的技艺?那火器的整体品质,长远来看,会不会……”
孙元化此刻却已是双目放光,他不等宋应星说完,便抢着道:
“不会!宋先生,恰恰相反!一人专精一事,其技艺必能炉火纯青!譬如钻制枪管,若一人每日钻十根,连钻一年,他闭着眼都能感知那钻头深浅、孔壁是否均匀!这比一个什么都会,却样样不精的匠人,造出的枪管,只会更精良,更稳定!”
周涛含笑点头:“孙先生所言,正合我意。
一个人,精力有限,能精通一两门手艺已是难得。?3~w′w·d~.¨c·o~m·
若将这复杂的火器制造拆分开来,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那一环的‘宗师’,
你想想,我们打造火器的速度,能快到什么地步?每一道工序都由最熟练的人把控,这火器的品质,又怎会不稳定?”
三人听得心潮澎湃,仿佛被周涛描绘的景象彻底震撼。
这些闻所未闻的说法,如同惊雷一般,劈开了他们固有的认知,却又在细思之下,发现其中蕴含着朴素而强大的道理,直指生产的根本。
宋应星反复念叨着“标准化”、“流水线”,脸上的黑灰也掩不住他眼中闪烁的光芒:
“公子之法,闻所未闻,匪夷所思……却又,却又如同拨云见日,直指要害!若真能依此法行事,我西山工坊,
何愁不能日产精钢千百斤,火器万千件!产量、品质,皆可数倍,不,数十倍于今!”他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变调。
孙元化亦是连连点头,他看向周涛的眼神,已不仅仅是钦佩,更带着一丝敬畏:
“周大人,您……您这些经天纬地之才,究竟从何而来?元化苦思军械改良之道数十年,自认于火器制造也算略有心得,
然今日听大人一席话,方知先前所学,不过是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若能将此‘标准化’与‘流水线’之法,用于我大明火器制造,不仅产量能一日千里,
更重要的是,每一件火器的品质都将稳定可靠!我大明军备,何愁不能焕然一新,横扫建奴!”
他越说越是激动,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明军队手持新式火器,所向披靡的场景。
李逸风站在一旁,听着这番宏伟的擘画,只觉得胸中一股热血奔涌激荡,眼前不再是这个小小的炼钢作坊,而是一条通往强国富民、开创盛世的金光大道,而自家公子,便是这条大道的开辟者。·3!0-1^b+o′o+k`..c!o-m*
他握紧了双拳,恨不得立刻就投身到这伟大的事业之中。
众人正商议得热火朝天,规划着西山未来的宏伟蓝图,一名西山护卫脸色煞白地冲了进来,声音带着哭腔:
“东家!不好了!出大事了!”
周涛心中一沉:“何事惊慌?”
“蜂窝煤……蜂窝煤出事了!昨夜里,城中……城中一下子死了五户人家,总共二十三口人!都说是……都说是烧了咱们的蜂窝煤,煤烟中毒死的!顺天府已经派人查封了咱们在城里的几个售卖点,还要拿人呢!”
作坊内瞬间死寂,方才的兴奋与喜悦荡然无存。
宋应星一个踉跄,扶住了旁边的炉壁,脸色瞬间褪尽血色:“煤烟中毒?怎……怎么会?我们试烧了那么多次,从未有过此等事……”
李逸风声音发颤:“二十三口人?公子,这……这如何是好?顺天府拿人……”
孙元化亦是面色凝重,他看向周涛。
周涛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知道,此事,必有蹊跷。“先别慌。我去顺天府先看看情况。宋先生,孙先生,你们留在西山,看好作坊,安抚人心,切不可自乱阵脚。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薪火大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