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5章 龙元成了(1/2)
西山会客厅内,周涛正对着一副京畿舆图出神,手指无意识地在图上划过一个个据点。!3^8+看?书~网? +首\发\
李逸风推门而入,步履匆匆,脸上带着一股子焦灼。
周涛头也没回,目光依旧钉在图上。
“逸风,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李逸风走到他身边,重重地叹了口气。“龙元那边卡住了。王顺那些从宝钞司来的老匠人,就差把自己的头发揪光了。”
周涛的手指在舆图上停下,他转过身,脸上的悠然神情收敛了起来。
“卡住了?”
“是,处处都卡。您说的那些法子,听着是天花乱坠,可真要做起来……难如登天。他们说,您这是要凡人的手,去做神仙的物什。”
周涛二话不说。
“走,去看看。”
……
西山印钞工坊内,一股混合着墨香、潮湿纸张和匠人汗水的复杂气味扑面而来。
这里没有喧哗,只有一种令人窒息的沉寂。
几十名工匠或蹲或站,围着几张巨大的案台,脸上满是疲惫与挫败。
看到周涛和李逸风进来,众人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神情复杂地站起身,为首的正是前宝钞司的老匠人王顺。
周涛的目光扫过案台上那些废弃的纸张,有的墨迹洇开,图案模糊不清;有的则在中间裂开一道口子,显然是废品。
他走到王顺面前,语气平静。
“王师傅,说说看,卡在哪了?”
王顺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丝苦涩,他拿起一张半成品的棉纸,那纸软塌塌的,像块湿布。`r¨c!y·x`s\.?c/o?m?“公子,您看。这棉纸是比竹麻纸坚韧,可它太能吸墨了,像个永远喂不饱的饿鬼。咱们新调的油墨一印上去,‘轰’地一下就全散开了,别说龙纹,就是个圆圈都印不清楚。”
他又指向另一边的一台小型滚筒压机。
“还有您说的滚筒暗记。这东西,比伺候主子还难。力道轻了,那暗纹在纸里若有若无,对着太阳都瞧不真切;可力道稍微重一点……”他指了指脚下一堆破烂的纸浆,“这刚成型的湿纸浆就直接被压破了。咱们试了一天,十张里头,难得有一张是完整的。”
另一位负责制墨的匠人也凑了上来,一脸愁容。
“公子,这油性墨是好,不怕水。可它干得太慢了!印好一面,等它干透了再印另一面,黄花菜都凉了。昨儿个试着心急叠放在一起,今天就全成了铁板一块,揭都揭不开!”
工坊里的气氛愈发沉闷。这些都是大明最顶尖的匠人,此刻却被一张小小的纸币彻底难住,信心几乎被消磨殆尽。
周涛听完,却不见丝毫气馁,反而走到一张案台前,拿起一张废纸捻了捻。
“纸吸墨,是因为纸纤维里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空隙。咱们能不能在造纸的时候,往纸浆里加点东西,把这些空隙给它填上?”
他环视一圈,看到角落里堆放的用于净水的石料。
“比如,明矾?”
王顺和几个老匠人一愣,面面相觑。¨b/x/k\a~n.s`h*u_.¨c.o\www.
“明矾?”王顺皱着眉,几乎是脱口而出,“公子,那东西是用来净水治皮的,加进纸浆里,只会让纸张发脆,一折就断。以前宝钞司也不是没人试过,造出来的宝钞,比枯叶子还不如。”
“那是加多了,也加得不对。”周涛用手指在桌上沾了点水画着,“咱们不是把它当成骨架,是把它磨成最细的粉末,和在纸浆里,让它融进去,封住那些空隙。会不会好一些?”
王顺半信半疑,嘴唇动了动,没再反驳。
周涛又走到那台滚筒压机前,用手试了试压力。
“压破,是因为纸浆太软,压力不均。人手的感觉靠不住,但记号不会骗人。”
他蹲下身,指着滚筒和底座的连接处。
“在这里,还有这里,都刻上记号。每次都对准了,用一样的力道去压。别凭着手感,就盯着记号。一次不成,试十次,总能找到那个刚刚好的位置。”
最后,他看向那墨案。
“至于油墨干得慢,咱们不能让它自己干。做一批架子,像晾万国旗一样,把印好的纸一张张挂起来。再用炭盆在远处微火慢烘,逼出里面的湿气。人得看着,不能烤糊了。”
“火烤?”一个匠人失声叫道,“公子,那可是纸!星星之火都能燎原,您这是要……”
“是烘,不是烤。”周涛打断他,“隔着三丈远,用微火。你们觉得烫手的火,隔着这么远,到纸上就是一股暖风。人轮班盯着,难道连这点火候都看不住?”
一番话说完,整个工坊鸦雀无声。
匠人们的眼神从迷茫,到惊愕,再到一丝恍然。这些法子听起来都匪夷所思,但又似乎直指问题的核心。
周涛卷起袖子,直接从一个匠人手里拿过围裙系在自己身上。
“空想无用。王师傅,劳烦您,亲自带人把明矾磨成最细的粉。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薪火大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