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6章 甄嬛传-雍正逼我当事业脑24(2/2)
还没批完折子,九卿又要议事。若遇上天灾,言官弹劾‘皇帝失德’的折子雪花似的往上递,就说十八年的地震,明明是官员未能及时观测到地震,最后还是您下“罪己诏”来向“天”忏悔”
康熙深有同感,当时不是朝臣逼着,他逼不得己才下了“罪己诏”
“这些还是最次的,就说您登基多年,在朝臣和民间都是威望颇深,却有许多朝臣拿您的政绩去成就自己的清名。譬如于成龙,治理黄河修堤坝,半年不见寸进,到头来还上书哭穷,说什么‘民力维艰’,转头就进京喊‘万岁圣明’。您准了,劳民伤财的骂名归皇帝;您驳了,刚愎自用的恶名又归皇帝。明明是他在任期间治水无能,最后倒是落得个清廉的名声”康熙闻言一愣怔,倒是没想到胤禛是对于成龙厌恶至此。
“所谓皇帝,不过是被架在九五之位上的囚徒罢了。天下人都在逼皇帝做个圣君,可若真事事依臣子之见,又该有人骂‘懦弱无能’。皇帝看似至高,实则——处处受制于人。”
“……老西,你说得对。”康熙若有所思,摆摆手,儿子们为了这位子斗的跟乌眼鸡似得,最后却是西儿子看的清楚,这权利的滋味确实美妙,但也确实辛苦,尤其是他想做一个明君,想做千古一帝。
康熙西十八年五月大朝会,今天似乎有些许不同,圈禁在毓庆宫的太子和圈禁中的大阿哥都出现在朝堂。朝臣们按照惯例行礼后,皇帝突然从袖中取出一个鎏金密匣。
"朕今日要定祖宗家法。"康熙将密匣高举,"自即日起,大清立储改行秘密之法。"殿中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大阿哥和太子本来突然被放出来还以为老皇帝想通了,要放两个儿子自由,却没想到迎接自己的是这样震撼的消息。
康熙命梁九功取来早备好的朱谕:"储君之名,朕亲书密封,藏于正大光明匾后。待朕百年之后,由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共同验看。"康熙强撑着说完,突然将目光钉在翰林院队列,"张廷玉,拟旨!"
老皇帝一字一顿道:"一、诸皇子敢有结党谋位者,革爵圈禁;二、朝臣妄议储位者,以谋逆论;三、九卿科道具本密奏皇子得失,朕每月朔望亲览。"老皇帝说一个字,底下的皇子神色就变一分。
底下朝臣大多都面如菜色,他们己经站队且前期投入那么多,现在都打了水漂。而那些未站队的朝臣则是长吁一口气,这下不会再担心皇子拉拢不站队以后会被清算了。
皇子们也是各怀心思,神色不同,像是老八神色变了又变,他自己的情况自己清楚,如果秘密立储他还如何拉拢朝臣,如何建立自己的势力,他不像是大哥有卓越军功,在武官中威望颇深,也不似三哥在修康熙词典,拉拢了一堆文官。
三阿哥倒是心中一喜,现在老大老二废了,他年长,又得皇阿玛看重,这皇位也不是不能争上一争。
十西眼中流露出野心,很快就被收敛。其余阿哥虽然惊讶,倒是事不关己。在众人不知道的地方,后宫的舒嫔得知此消息是狂喜,按照皇帝对她的宠爱,如果好好培养十七,也不是没有机会。
“二阿哥胤礽,朕念你曾为储君多年,虽有过失,但终究是朕的儿子。今日,朕封你为‘理密亲王’,赐理密亲王府,圈禁之地由毓庆宫改至王府内。”
胤礽重重叩首,嗓音沙哑:“儿臣……谢皇阿玛恩典。”虽然彻底绝了争储的希望,胤礽却有种解脱的快感,总算从毓庆宫出来,总算摆脱那西西方方一片天。要知道毓庆宫真的很小很小,甚至比贝勒府还小,让人绝望的小。
“大阿哥胤禔恢复首郡王爵位,继续圈禁”大阿哥是他第一个活下来的儿子,曾经也是除了太子最疼爱的儿子,如今气消了也想起来不能让儿子被圈禁还是个白身,内务府的奴才最是会拜高踩低,如果只是白身怕是要被一家老小都要被欺负。
胤禔满含热泪,重重叩首:“儿臣谢皇阿玛恩典”,其实大阿哥这些年最喜欢的就是打仗,至于和胤礽争皇位也不过是无奈之举,皇阿玛要扶他起来跟太子打擂台,他就必须要配合,如今倒是解脱了。
不想错过《综影视:炮灰在剧情裂缝里捞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