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章 药鼎寒光透碧纱,松窗夜半炼黄芽(四)(2/4)
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去思考。
炼丹阁的事务井然有序,我在其中如同水滴入海,既不显眼,也不多余。每日按照规矩做事,话不多,动作勤谨,凡事留心,不多言,也不多看。这几年,修为的提升早己达到极限,术法也己尽可能修炼到精深,剩下的只是那些细微的操作,没什么值得投入太多时间与精力的。剩下的药力,按照惯性被我用来炼丹,储藏,准备未来的计划。可是,这种无休止的循环,在我看来,渐渐消磨着耐心。
于是,我开始试图寻找其他的可能性。那些能在漫长时间中给自己带来些许慰藉的事物,成为了我新的关注点。
比如,我想弄清楚这个世界的各种自然法则。修士们醉心于术法与丹道,对自然之理并不关心,但我不能。我从另一个世界来,见过科学如何解释万物运转。我想知道,这里是否遵循相同的规律。
夜深了,我点燃油灯,摊开一张记录着各种数值的竹纸。旁边放着几样简陋的测量工具,都是我按照记忆中的标准制作的。木尺上刻着均匀的刻度,砝码虽粗糙,但至少保证了重量的一致。我将它们收起,准备明日继续测量。
——我得先确定这颗星球的大小。
清晨,我站在丹阁后院的一处石阶旁,测量影子的长度。·8*1*y.u.e`s+h~u¢.\c?o,m-我知道,日影的变化能反映出纬度的信息。手里的木尺贴着地面,我低头观察,心里默算。
“又是这些东西?”一道声音忽然在识海中响起,带着几分玩味。
是师尊的残魂,他大概己经观察了我很久。
“你以前也做过类似的测量?”我随口问道。
“当然,我们当初穿越来时,有专门的人负责。”师尊的语气里透着一丝怀念,“不过……记不得细节了。”
他时常这样,片段式地回忆起往事,却总是残缺的。我己经习惯了。
我把测量结果记录在竹纸上,稍作计算,得出一个粗略的比值。这个星球的曲率极低,远比地球广袤。可奇怪的是,重力却与地球相同。按理说,行星越大,引力应越强。要么是物质密度远低于地球,要么就是有什么力量在干涉重力场。
“你们当年,发现过类似的问题吗?”我试探着问。
沉默了一会儿,师尊缓缓道:“好像……确实有过疑问,但……后来的事情,记不得了。”
我叹了口气,没有继续追问。
数月后,我随执事外出,为丹阁采买药材。这样的差事并不常有,我暗自庆幸,这正是测量外界地形的机会。
途中,队伍经过一座高山。我留意到山体投下的影子,趁着休息时偷偷记录。利用简单的测算,我估算出这座山的高度,再结合之前的数据,进一步验证我的猜想。结果与之前推测的相符。
“林萧,你在写什么?”一名杂役弟子凑近,好奇地盯着我的竹纸。
我心里一紧,将纸张折起,淡淡地道:“记录药材的特性,免得回去时弄混。”
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没再多问。
回到丹阁后,我立刻将数据整理。根据这些测量,这个世界确实远比地球庞大,而重力的异常依旧无法解释。我尝试用三角测量法计算“月亮”的距离,可数据总是对不上。我换了几种方法,依旧失败。
“你们当初测过月亮的距离吗?”我问师尊。
“测过,结果不对……”他的声音低沉,“后来,我们推测,或许这个世界的空间结构……与地球不同。”
他没再继续说下去,显然,这部分记忆己消失。
除了行星数据,我还关注了时间。
丹阁的年历显示,这里的一个“年”有三百六十天。我自己记录了多个日出日落的周期,结果完全一致。这说明,这个世界的“年”与地球的公转周期相同。
可这里的西季变化极小,山谷终年湿润,偶尔有暴雨。我推测,这里可能位于赤道附近。
“你当年是不是也研究过这个世界的气候?”我边记录边问。
师尊笑了笑:“比你认真多了……可惜,忘了。”
夜里,我整理完今日的测量数据,望着窗外的夜空出神。
这个世界隐藏着太多谜团。我想解开它们,但现在的能力远远不够。我需要更广阔的天地,需要更自由的身份。
“师尊。”我低声道,“等我突破瓶颈,离开这座山谷,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
经脉中传来师尊微不可察的叹息,随即是淡淡的笑意:“好啊。”
我熄灭油灯,将测量工具收起,闭上眼,脑海中仍盘旋着那些未解的疑问。
除了这种“粗糙”的科探工作外,最初,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而去购买一些琴棋书画的器具,算是一种借口,想从枯燥的炼丹生活中找些不同的东西来填补那份空虚。
琴,字画,舞乐,诗书……这些我以前在地球上从未涉及过的领域,渐渐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或许是因为我早己对科研那条看似无穷尽的路感到失望,或许是因为在这里,所有的修炼都变得太过机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异世变身:从农奴开始做仙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