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9章 为谁敛袖立中宵?身似蒲绡,心似江潮(4/5)
温度层级与热力梯度,使其结构逐层重构。
掌心浮现赤红符箓,由五百二十条微阵并联互勾,我控制熔融物随旋转方向高速离心,形成镜面坯体。
《通微御气经》用于封存材料中的微观灵质流转路径。我需将电磁阵道镶嵌入每一层材料之中。这一步至关重要,射电望远镜的信号采集依赖的正是极高频微波在多层反射镜中反射与干涉的稳定结构。
精度误差控制在原子级,我以《万相天机诀》调律内息,截断所有因意志波动而可能产生的灵力扭曲,用“内镜神识”一寸一寸审校每条内嵌通道的连接位置,防止任何失真点出现。
然后是构型。
我以《万构造化手》组装系统结构。基础构架使用重嵌锁结构,无需胶合与符阵凝固,完全依靠形变量与张力的配合,使整个望远镜拥有最优力学稳定性。
每一寸金属与矿晶都在呼应我的心意。此时此刻,我的意识如一整座冶铸工坊,有形者归我所用,无形者依我之意成形。
地面铺设采信大阵,嵌有反灵扰阵核,以灵压模拟大气层中电离层扰动;天线组用电银导梳构成,自会感应高频微波;最后的镜面调整由我亲自操刀,一点一点磨出极致反射面,并于中央嵌入以灵光折射晶体,叠加术阵,成为核心校准模块。
造好之后,我缓步退出望远镜所在平台。
灵压沉沉,我端坐调整呼吸。
此刻,心中未生一丝躁意。这种感觉我己多年未有,仿佛重新回到在蓝星实验室日夜分析数据的那些日子,专注、清醒、恒定。
将望远镜与地底主阵联通,我设定灵力模拟电磁频谱的干扰参数,再次打开观测节点。
金属天线随阵列展开,一枚枚感应晶体亮起幽光。
数据开始进入识海。整片天空在望远镜成像阵中转换为密集的信号线条。
“成了!”
我笑出声来,手指轻弹,又一道的灵力注入镜面。顿时,整张灵网泛起幽蓝色的微光,开始自行调整曲率。这可比人间的金属镜面精妙多了,能随心意改变形状,甚至能分出数百个微小镜片同时观测不同方位。
我掐动法诀,在脑海中构建出周天星图。
当神识与灵镜相连的瞬间,眼前的景象让我呼吸都为之一滞——原本漆黑的夜空突然变得璀璨夺目,无数星辰的细节清晰可见。
“太美了...”
我轻声呢喃,手指不自觉地描摹着星轨
然而随着观测的深入,我的笑容渐渐凝固。那些星辰...不对劲。
星体的频谱蓝移,极其明显,甚至到了夸张的地步,密密麻麻的整个可观测宇宙,都是如此。
我站在终端前,凝视着数据图谱。
每一组数据都在表明同一件事:整个天体背景正在向我所在的位置加速逼近。波长在收缩,蓝移趋势极强。这是一种完全覆盖性的趋势,覆盖范围超出星系边界,达到宇宙尺度。
前世的教育告诉我,红移表示宇宙膨胀,是自大爆炸之后物质外逸的余波;蓝移意味着反方向演化,是宇宙收缩前的信号。
我重新校准设备。以另一种频率校验天区。结论未变。每一个天体都在向内塌缩。
整个宇宙,如一只沉睡的怪物正在抽回自身的触须。
出于谨慎,我需要找些资料对比。
柳如烟正在庭中对侍从训话。
我走过去,对她说,我想调阅皇室监天台的天文观测记录。
她愣了一瞬。
她眼神掠过我头顶天空。她并未问我为何要查这些资料,而是问我,具体要哪些年份的。
我说,库存的全部。
她点了下头,对身边宫女道:“开第七资料库,特许借阅。”
我进入资料库,从天文报告、监测度表逐一查阅。这个世界的天文学并不发达,但记录的信息却非常之多。对比下来,每一项结果都在强化望远镜观测的事实。可观测宇宙全面蓝移,无例外。
我静坐三刻钟。
从广义相对论上,蓝移意味着宇宙结构中的时空张量正在发生向心型变形。等效于宇宙加速度负值趋于极限。宏观尺度上,这种趋势将引发全面坍缩。也就是说,宇宙正在向热寂反向演进,最终塌为奇点。
从宇宙动力学而言,唯一可能导致大尺度蓝移的机制,是某种改变了宇宙常数Λ值的机制。要么,是时空边界条件被动改变;要么,是一个超越物理场的主导力量在大尺度上干预了空间结构。
我起身,走到寝阁东侧,与那一缕被封住的师尊的残魂对话。
我问他:
“师尊,你来这个世界时,观测天文图景是什么样的?”
那道残魂沉默了很久。
“我记得我们来的时候,是红移状态。”他说,“我很肯定。我还曾推算过当时宇宙的膨胀常数。”
“这片天地越来越诡异。”我低声说。
残魂中的师尊也显出犹疑:
“我近期吸收了数段记忆,其中一段与这些有关。可能有解释。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异世变身:从农奴开始做仙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