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4章 血染罗裙翻作帜,残旗猎猎卷斜阳,生死断人肠(一)(4/4)
,那是太虚青莲最后的残影,在雾重云低的穹顶裂出一道光缝,犹如极远处劫火熄灭后的余烬,缓缓隐去于夜空。
丰家老祖第一剑未能斩落我阵中主脉,便化作一道流光,遁离战域。他的退走并不显得仓促,也尚没有显露颓势,只显出一种冷静的克制,一种比刀剑更可怖的耐心。
这并非胜势。反而标志着新阶段的来临。敌方的战略节奏从疾风骤雨转为绵延深水,杀意未退,攻势己变。我明白,今后的每一刻都将是磨蚀防线的对耗,是从内部破坏信心与根基的长期战。
战后第一夜,海湾的阵基被重新加固。我以“逆鳞锁息阵”为骨架,用“聚曜磁环”引导灵脉流转,再辅以“螺旋护元符纹”做浮层缓冲,将三座主阵相互联通,组成互为牵制的结构。在那片阴湿的礁岩下,我亲自调试符络,将每一条灵力回路嵌入岩层空隙中。
日出之后,海风刮起,潮气顺着阵线渗入地下。我用灵识扫过防线边缘,发现“银沙绝流障”的密纹开始浮动,那是微观层级上的结构变异。
阵基上的青金流纹轻轻一颤,灵力传导出现了延迟。这不是爆破,而是持续干扰。对方转向慢性破坏,开始侵蚀我们最深层的结构。
我调出“灵枢观测镜”,将三日前的数据重叠比对,发现南壁阵角的灵力流速下降了三成。
此处并无正面战斗,问题只可能源自阵法本身的稳定性下降。我命人掘开封土,扒开阵基,在潮湿泥层下找到了残存的“破灵钉”——一截嵌入碎岩中的黑铜针,其上缠绕着极为隐秘的吞灵阵纹,正在缓缓吸取主阵的活力。
这类钉子规模不大,波动微弱,数量难以统计。若非我亲自排查,不足以察觉。更关键的是,这种手段并无正面动静,难以提前预警。
我当即下令,将防线下全部阵基重检,设“逐波反振阵”排查异常频率,同时派出巡察队用“碧火光纱虫”清理潜藏的异力污染。
我分析局势,发现敌军未再尝试声东击西的斩首行动,并非弃攻,而是转向削弱我方战力,以时间换优势。
他们清楚我之修为仅在结丹巅峰,虽可凭阵法支撑高阶灵力流动,但体魄、元气、心神三者间的协调性始终有限。
阵法承载越久,神识调度压力越重,神魂微裂、灵根偏移、识海震荡等副作用便逐步显现。
我近日己有五次在操控阵盘时生出滞顿,每次不过零点数息,却可能在关键处断绝防御节奏。
换作柳如烟,她以元神后期大圆满之力,哪怕强行稳定整个海湾阵网,也可支撑数日无碍。她的识海广阔,能同时分控五十六个阵盘节点。
而我,在极限状态下最多维持二十个核心阵点的同步调度,且必须借助聚神丹压制反噬。
我不愿依赖丹药过多。
药力虽强,副效更烈。若将自身识海当作负荷中枢频繁催发,便等于把战斗节奏锁死在药效维持的时间线中。一旦超限,极可能在敌人突袭时力竭崩溃。
此时的战局,就像是一盘经济长链型博弈。敌方选择逐步拉高我方维持成本,用精密操控榨干我有限的资源与人力。终点不在某一战,而在资源枯竭、信心崩塌之后,自然崩解。
夜色沉重。我站在海岸线外的浮台之上,俯视整片战场。灵光隐隐,符纹遍地,修士穿梭。我并未轻言发号施令,而是逐一巡视各个阵盘节点,核查符灵状态,检视阵图收束角度,记录每一丝波动中的异常频次。
有些战士,睡梦中依然握紧法剑;有些术士,口中低声重复符咒,强记阵法路径。每一个人都在扛着某种隐形的重量。我知道,这种重量在持续耗磨人的意志。
我返回阵心指挥台,复盘今日防线各段的数据波动。第七阵环己出现连续九次灵流回涌。
若再持续三日,可能需要整体更换阵盘构件。而这样的替换过程本身会暴露临时空隙,若被敌人精准捕捉,将再度成为突破口。
风从南来,带起海湾内的咸湿气息。我望向远处的天空,那片云层中隐约浮现一缕血红色的灵光,旋转中透出极深的压迫感。敌军的老祖并未真正退去,他在等待。等我耗尽、资源耗竭、防线断裂的一刻。
不想错过《异世变身:从农奴开始做仙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