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6章 隐藏的历史真像中(1/2)
8月3日,荣赫鹏占领拉萨。?5/2.m+i¨a*n?h?u^a+t^a+n_g·.\c¨o-m/达赖喇嘛的出走加之对西藏气候的不适应,英军不能在拉萨长驻。
荣赫鹏找到驻藏大臣有泰,并拿出己经准备好的拉萨条约草案,要他诱逼西藏代表进行谈判。
清政府革去了达赖的名号,命九世班禅曲吉尼玛(22岁)代替达赖名号,但班禅不接受,使到西藏群龙无首。
英军在拉萨大肆劫掠,抢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经典,但找不到逼和对象。
9月7日,统帅英军入侵西藏的上校荣赫鹏(F.E.Younghusband),逼迫西藏哲蚌、色拉、噶尔丹三大寺的寺长罗生戛尔曾等人在拉萨签订了《拉萨条约》,代理摄政罗桑坚赞在《拉萨条约》上盖上了达赖喇嘛的印章。
此时有泰上奏朝廷,说「达赖喇嘛兵败潜逃,声名狼藉」,请求褫革达赖喇嘛的封号,由班禅额尔德尼来拉萨掌理宗教事务。清政府於是下令「将达赖喇嘛名号暂行革去,并著班禅额尔德尼暂摄」。
有泰同时将拉萨条约的内容报告给清廷,条约公布後广泛引起公愤,俄国也对英国在西藏独家牟利提出质疑。
于是大清政府决定和英国商谈修改拉萨条约,赔款由清政府负责。
条约送北京,但清廷却坚持不在该约上签字。
大清政府派唐绍仪、张荫棠等赴印度同英方谈判,唐绍仪坚持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侵犯。
1905年1月,外务部右侍郎唐绍仪率参赞张荫棠、梁士诒奉命赴印加尔各答与英印政府商议修改条约事宜。?躌~4~看`书· -追+最¢薪′璋?結.
英人派外交大臣费礼夏为全权代表同中国代表谈判。
唐绍仪要求删去条约中的第九条,坚持中国对西藏拥有主权,但英人坚持只承认中国对西藏的宗主权。
当时宗主权与主权分别被译为「上国」和「主国」,唐绍仪指出「查上国二字﹐英文系『蘇索伦梯』(Suzerainty,按今译宗主权),译言所管为属国,而属国自有治民之权,若自认为上国,则西藏等於韩、越、球、缅。
主国二字,英文系『骚付伦梯』(Snty,按今译主权),译言臣民推为极尊,归其管辖,而各事可定者也。」
双方争执不决,于是11月12日英方提
1906年4月,英方再次恢复和中方的谈判。27日,中国代表唐绍仪与英国代表萨道义签订《中英续订藏印条约》,共六款,《拉萨条约》作为附约。
条约第二款写明「英国国家允不占并藏境及不干涉西藏一切政治,中国国家亦允不准他外国干涉藏境及其一切政治」。
这段时期西藏政局甚为紊乱。张荫棠「领副都统」衔後,由清政府指派以驻藏帮办大臣的身份进藏「查办藏事」。
张荫棠入藏後,先向中央政府弹劾有泰以及其他相关十馀名满汉官员。
再提出治藏建设十九条及西藏地方善後问题二十西款。.第*一,看.书\惘^ !蕪,错-内~容~
11月29日,清廷下令革除有泰等人的职务。
但「新政」建设未及实现,张荫棠便被调离西藏前去印度商定《藏印通商章程》。
1907年6月,中英双方谈判关於藏印通商章程事宜。谈判前,英方坚持要有权签字的西藏官员参加会议。
尽管张荫棠识破其「志与藏人首接,不欲我国干预」,「若一经承认首接交涉,西藏即成独立国性质」,但势弱之下只便增派西藏噶伦汪曲结布,携带噶厦议事签字全权文凭赴会。
1908年4月20日,中英双方签订《中英修订藏印通商章程》,共十五款。
中方代表张荫棠,英方代表韦礼敦代表各自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西藏大吏选派嘎布伦汪曲结布为掌权之员」後「秉承张大臣训示,随同商议」。
由此可见咱们大清政府是如何治理西藏的。
大清西藏地处偏远,区域广袤,各地风俗习惯迥异,政治、宗教关系复杂,外事、民事纠纷不断。
如何治理西藏,是自元朝以来历朝中央政府极为关注的政治议题。
如今大清朝中央政府创设驻藏大臣制度,标志着治理西藏的能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吴壁华喝了一口水,问堂下的同学:你们有谁知道驻藏大臣是如何来的吗?
冉闵起身回答:吴老师,学生略知一二,之前有在私塾听老师讲过。
吴壁华听完就抬抬手示意冉闵说下:
驻藏大臣制度设置之前,大清朝中央政府派往西藏的官员均属专差,一般不涉足处理西藏地方更多的事务,完成中央政府交付的具体任务后即返京交差。
当时,赴藏官员既无固定的衙门机构,又未形成一系列配套典章制度,所派人员任职期限亦不定,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
雍正五年(1727年),西藏内部发生叛乱,藏王被杀。
清政府为安定西藏局势,决定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辛亥崛起》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