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8章 稻谷丰收(2/2)
和堂妹李婷,这些半大的孩子放学后,也会来到田里帮忙拾禾。
能捡一点是一点。
整整七天时间,就在这紧张的劳作、相互的帮衬以及各种微妙的家族成员互动中,飞快地流逝了。
李建国站在稻场边,看着满稻场的金黄。
黝黑的脸上终于露出了难得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连眼角的皱纹都仿佛舒展了开来,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王淑芬更是喜不自胜。
拿着木耙子,小心翼翼地翻动着晾晒的稻谷,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说今年的收成看起来还算不错,老天爷总算赏了口饭吃。
李阳也站在院子边上。
看着眼前这幅热热闹闹、充满希望的丰收景象,心里却没有像父母那样感受到纯粹的喜悦。
他知道,这些堆积如山的稻谷,在经过脱粒、晾晒、扬场去杂质之后,首先要拿出相当大的一部分,去交那沉重无比的公粮和各种提留。
甚至还要被刁难,以湿度不达标,杂质过多等各种理由扣称。
真正能留到自己家里的,其实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多。
这些粮食,或许能让一家人勉强吃用。
但距离他想要的改变,还差得太远太远。
打谷的这几天,空间里的麦子也成熟了,他没有把小麦变成面粉,而是当成种子又都种了下去。
“大哥,你在想什么呢,二哥喊你呢?”小妹李兰推了一下他。
“啊,我在想点事。这用不上你,你进去写作业吧!”
“我己经写完啦,我帮你们牵袋子,干得快点!”李兰娇声道。
李阳看了一眼,父母一组,李明和李红一组正在装粮。
“行,你牵袋,我来装!”
装粮,晒粮,扛进屋里,第二天又重复。
虽然有空间水的支持,李阳依然感觉累人。
这场辛苦的稻收,更加坚定了他跳出农门的决心。
靠种地,一辈子都难有出头之日。
哪怕是到了免除农业税的后世,农民的日子也未必轻松,各种隐性的负担依然存在。
不想错过《1986:靠一碗面,我成了首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