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0章 人理之炬(2/2)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殷商时期的一幕。祭司们围坐在篝火旁,他们手中的龟甲并非用于占卜吉凶,而是在探索如何避免战争。龟甲上的裂纹,被解读为和平的密码,指引着人们走向和谐共处的道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着,画面转到周朝。铸造九鼎的工匠们将所有兵器熔化,这些曾经象征着杀戮与战争的武器,在熊熊烈火中化为了和平的象征。九鼎的铸成,不仅代表着国家的统一,更寓意着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摒弃。
最后,幻象来到了秦朝。始皇帝在长城的根基处埋下的并非尸骨,而是诸子百家典籍的青铜简。这些青铜简承载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明的瑰宝。始皇帝以这种方式,将文明的火种深埋在大地之下,希望它能在岁月的长河中永不熄灭。
“观测者错了。”夏丞相凝视着青铜门扉,缓缓说道,“人类从未被战争定义。”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与历史的长河产生共鸣。
“我们一直在用文明……对抗自己的黑暗面。”夏丞相的话语如同夜空中的繁星,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就在这时,暴雨骤停,夜空中所有的青铜鹤群突然汇聚成一只巨大的火凤。火凤展翅高飞,口中衔着那扇青铜门扉,向着更高的维度飞去。
这一幕,仿佛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升华,是对和平与智慧的崇高礼赞。
---
三个月后的一天,阳光明媚,三星堆新发掘的祭祀坑内,考古队员们正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挖掘工作。
突然,一名考古队员发出了一声惊呼,其他队员们纷纷围拢过来,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原来,在青铜神树的残件上,竟然多了一道现代的指纹!
这道指纹清晰可见,仿佛是刚刚留下的一般。考古队员们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疑惑和震惊。这道指纹是怎么来的?它为什么会出现在这古老的青铜神树上?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时,另一名考古队员在青铜神树的下方发现了一卷墨迹未干的书。他小心翼翼地将书取出来,发现这是一本《东京梦华录续编》。
翻开扉页,上面题着一句话:“历史不在器物中,在每一次选择铭记的人心里。”这句话字体娟秀,显然是出自一位书法高手之手。
再看落款,是一个夏丞相的左眼图案,瞳孔处还刻着极小的一行殷商甲骨文:“人理永续。”
这一系列的发现让考古队员们陷入了更深的谜团之中。这卷《东京梦华录续编》是谁留下的?夏丞相又是谁?他为什么要在这本书上留下这样的话和图案?
这些问题萦绕在考古队员们的心头,他们决定对这一发现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够解开其中的谜团,揭开这段历史的真相。
(全文完)
喜欢探唐:书荒自己写,与众共赏之。
不想错过《探唐:书荒自己写,与众共赏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