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52集:实地考察之旅(1/2)
在路上:民宿考察记
行李箱的滚轮碾过丽江古城青石板路时,发出一连串细碎的声响。¨小/说-宅- ,免*费_阅/读′陈默停下脚步,抬头望了望悬在飞檐上的灯笼,红绸在晚风里轻轻晃荡,把\"云栖小筑\"四个字映得忽明忽暗。这是他民宿考察之旅的第一站,背包侧袋里露出半截笔记本,第一页已经写下\"day1:丽江,目标——10家特色民宿\"。
一、丽江:火塘边的经营哲学
推开云栖小筑的木门时,纳西族老板和叔正在天井里翻晒菌子。青石板铺就的庭院中央,一口铜制火塘正烧着松木,烟气裹着松脂香漫进雕花窗棂。\"来啦?\"和叔转过身,羊皮坎肩的毛边沾着细碎的木屑,\"二楼的星空房给你留着,晚上能看见玉龙雪山的雪顶。\"
陈默把行李放在雕花梨木柜上时,注意到墙面上挂着的老照片。泛黄的影像里,这座四合院还带着斑驳的土墙,和叔笑着说:\"五年前接手时,屋顶都能看见星星。\"他搬来竹凳坐在火塘边,给陈默倒上自家酿的青梅酒,\"做民宿啊,三分靠装修,七分靠人气。\"
夜里十一点,火塘边陆续围拢了来自各地的客人。成都来的情侣在讨论第二天去虎跳峡的路线,上海的老太太教大家辨认纳西族的银饰纹样,和叔则抱着吉他弹起《小宝贝》。陈默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客源构成:70%自由行年轻人,20%家庭游客,10%文艺爱好者。渠道:小红书推荐占60%,回头客介绍占30%。\"
第二天清晨,陈默跟着和叔去忠义市场采购。穿蓝布衫的老太太把带着露水的玛卡摆成小堆,竹筐里的鸡豆凉粉泛着清透的黄色。`鸿*特¢小.说-网. ¢最,新?章_节+更′新+快`\"肉要选本地黑猪肉,蔬菜得是当天现摘的,\"和叔掂着手里的腊排骨,\"客人来山里住,图的就是这个新鲜。\"他指着市场角落的快递点,\"去年开始和农户合作,客人吃完想带点走,直接就能发顺丰。\"
离开丽江前,陈默在束河古镇遇见一家\"禅意民宿\"。整面墙的落地窗外,玉龙雪山倒映在锦鲤池里,穿棉麻布衣的老板娘正教客人冲泡古树茶。\"我们不做线上推广,\"她递过一杯冰岛普洱,茶盏边缘印着民宿的名字\"听雪\",\"熟客带新客,一年也能满房八个月。\"陈默翻开房价表,发现这里的价格是云栖小筑的三倍,\"客人要的不是便宜,是值得。\"老板娘的话让他在笔记本上画了着重号。
二、大理:洱海边的差异化生存
从丽江到大理的中巴车上,陈默的笔记本已经记满了23页。车过邓川时,窗外的洱海像一块碎在群山间的蓝宝石,他忽然明白为什么那么多民宿要在洱海西岸扎堆。
才村码头的\"洱海月\"民宿正对着南诏风情岛。白族老板阿梅姐带他参观房间时,指尖划过原木家具上的雕花:\"这些都是村里老木匠做的,你看这鱼纹,是大理特有的弓鱼。\"她掀开阳台的竹帘,洱海的风带着水汽涌进来,\"去年整治时,好多靠海的民宿都拆了,我们留着的,更得做出特色。\"
陈默注意到每个房间的茶几上都放着手绘地图,标注着环海路上的隐秘角落:喜洲古镇外的稻田咖啡馆,双廊附近能捡贝壳的浅滩。\"客人住进来,不是找个睡觉的地方,是找个本地向导,\"阿梅姐打开手机展示客人评价,\"有对情侣跟着地图找到一处野温泉,回去后在小红书发了篇笔记,给我们带来二十多单生意。^k_a!n¨s\h?u\z¢h¨u-s/h.o,u~.*c′o^m?\"
在沙溪古镇,陈默遇见了截然不同的经营模式。背包客老李把一座废弃粮仓改造成\"粮仓青年旅社\",高低床的栏杆是回收的旧水管,墙上贴满客人留下的明信片。\"我这床位五十块一晚,\"老李用粗瓷碗盛来乳扇沙琪玛,\"靠的是薄利多销,旺季时三十张床能住满。\"他指着墙上的攀岩装备,\"和周边的徒步路线合作,客人住店能打折,我也能抽成。\"
最让陈默意外的是喜洲古镇的\"稻田书屋\"。民宿藏在白族民居深处,推开后门就是万亩稻田。老板娘是位退休教师,把书房改造成公共阅读区,书架上摆满农业书籍。\"住客多是学生和学者,\"她递过自制的玫瑰酱,\"去年有个博士生住了三个月,写了篇关于白族建筑的论文,发表时还特意感谢我们。\"陈默发现这里没有电视,取而代之的是每晚的读书会,\"赚钱是其次,做自己喜欢的事更重要。\"
三、阳朔:山水间的成本密码
漓江的竹筏刚过九马画山,陈默就看见岸边崖壁上\"江枫渔火\"的木牌。撑筏的老杨说:\"那家民宿老板会做生意,去年把旧渔船改成了观景台,拍照的客人能排到江边。\"
民宿老板周哥正蹲在码头修补渔网,迷彩裤卷到膝盖,露出被晒成古铜色的小腿。\"来,先尝尝我家嫂子做的啤酒鱼,\"他把陈默拉进临江的吊脚楼,木桌上的青花碗里,鱼块泛着油亮的光泽,\"做民宿,成本控制是门学问。\"他翻开账本给陈默看:食材采购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