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1章 许昌大战1(1/2)
许昌,又叫许县,许都,魏都。·捖* - ′鰰~颤¨ .勉/费-阅,黩′
位于现今河南许昌市张潘镇。
许昌城的前身为春秋时许国的国都,秦国的时候改置为许县县城,城墙西周为八里多,有东、南、西、北西个城门,城外被护城河包围。
许县在东汉时属于豫州颍川郡,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将汉献帝由洛阳迎到许县,就此连跳三级,成为大汉的国都——许都。
当然,汉献帝是曹操手里的提线木偶,从他走进许都的那一刻这里就己经成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地。
几乎在同一年,曹操大兴土木扩建许昌城。
原来的许昌县城被改建为皇城。
在紧靠皇城的西边和北边修建外城,新增城墙12里,新增七个外城门,开挖护城河围绕新城。
重新修建的许昌城墙长度达到16里,城墙高度超过13米,墙基宽度超过18米,其规格基本接近汉魏洛阳城。
皇城包括后花园,许昌宫,承光殿和丞相府等。
汉献帝刘协就在许昌宫当中居住、办公和接待群臣。
皇城的西南角和外城的交界处构建一处高台,名叫毓秀台,台上有一个座宫殿叫玉皇殿,此地是整个许昌城的制高点也是皇帝祭天的地方。?k,s·w·x*s_./o?r.g^
外城的西南边是御林军区,西北边是生活区,东边是官署区,东南一大块就包裹着皇城。
汉魏时期,许昌和谯城、洛阳、长安以及冀州的邺城并称为五郡,实实在在的发挥过国都的功能。
因此从开始建城起,曹操就预防到有人来攻打,各项守城功能建设的相当完善。
三国时,只有关羽北伐襄樊、水淹七军那一战威胁到许昌城的安全,其他时间一首高枕无忧。
顺嘴提一句,东晋南北朝时北方陷入混战,饱受战乱之苦的许昌城被北魏政权夷为平地,城区最终沦为农田,繁荣不再,只有一些残垣证明它的存在。
后来建造的明清许昌城和汉魏许昌城并没有什么关系,两者相距足足有十八公里远。
这就是许昌城的来历。
相比较建安元年之前,现在的许昌高大坚固,想要攻打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袁绍抵达许昌城下的时候,曹操早就严阵以待。
檑木、砖头、石块、金汁、箭矢、强弩……各种守城物资堆满城墙。
各段城墙上站满全副武装的士兵。.k¨a*n′s~h¨u+q+u′n?.¢c,o?m/
城中青壮也被组织起来运送各种守城物资,为守城的士兵服务。
城外,曹操率领夏侯渊、夏侯惇、许褚、于禁、乐进等人摆下大阵迎接袁绍的到来。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没有任何磨蹭双方就指挥大军在许昌城外展开异常激烈的厮杀。
这场大战足足持续一天才停了下来,结果以袁绍主动后撤而暂停。
没办法,曹军背靠城墙,又有墙上的强弩和弓箭掩护,占尽地理优势,袁军无法撼动对方的军阵。
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袁绍只能选择暂时避开对方的锋芒。
十天后,各种大型的攻城打造完毕。
袁绍采取攻城和对阵同步进行的打法发动第二轮攻击。
他亲自率领部队对阵北城外的曹操,缠住曹军的主力,另外派张郃攻击许昌城的东边、高览攻击南边、韩猛攻击西边,力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许昌城的薄弱环节。
结果又是三天苦战。
这一次是曹操主动退回城中。
虽然说和袁绍对阵他不落下风,但是袁军各部攻击太猛,各段城墙纷纷告急,只能撤回城中坐镇。
经过这次大战,袁绍敏锐的发现许昌城的西北部分,也就生活区最容易攻击,于是再次改变打法。
其他地方变为佯攻,集中精锐攻击许昌西北,试图依靠优势兵力一举从此地突入城中。
发现袁军改变打法,曹操以不变应万变也把重兵布置在西北,在关键时刻把袁军击退。
两天大战下来,袁军损失惨重,却依旧没有拿下西北处的城墙。
袁军只能再次对许昌城的地形进行勘察,不久后袁绍霍然发现南边城墙上的毓秀台玉皇殿是许昌城的制高点。
站在那上面能俯瞰整个许昌城,其他城墙上有任何动静这里都看的见。
曹操正是把指挥部设在这里才掌握袁军的一举一动,一旦袁军有任何异动他都能及时而有效的作出调整。
没办法,袁绍只能再次调整改变打法,重点攻击许昌城南边的城门,力图先拿下毓秀台,打掉曹军的眼睛。
曹操针对袁军的打法又一次作出调整。
白天,死守城墙。
晚上,他派人从东西北三个方向溜出去,趁夜朝袁军薄弱的方向展开猛烈的攻击。
吃了两记闷亏之后袁绍玩了一把大的。
白天他猛攻南门,晚上又悄悄的把部队分散到东北西各处,在南门外摆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家父袁绍,袁家老二的崛起之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