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章 八百里加急(1/2)
清晨,宫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y/u`e¨d+u.d^i?.~c-o~m?
郑和走进书房:“殿下,兵仗局那边,新造的三眼铳己有三百支入库。黄铁那边改进了铸造法子,说后续的产量还能再提一提。”
朱允熥微微颔首:“三百支还不够。告诉黄铁,数量要紧,但东西的成色更要紧,莫要为了赶工,造出一堆临阵炸膛的废物来。”
“奴婢明白,定会再三叮嘱。”郑和应道。
“嗯,你先下去忙吧。”朱允熥挥挥手。
郑和行礼告退。
书房内只剩下朱允熥一人,这皇位的争夺,终究还是要靠实打实的本钱,银子是眼下最缺的东西。有了钱,才能养人,才能办事。
他想到这,对着门口大喊道:“福安。”
“奴婢在。”福安连忙上前。
“你今晚找个机会,悄悄出宫一趟,去见刘喜。”朱允熥压低声音,“告诉他,我这里有个新琢磨出来的方子,能做一种新式胰子,比市面上那些好用百倍,让他立刻交给二舅去办。”
福安有些疑惑,只躬身听着。
“这胰子,去污垢极佳,还带着清香,保管好卖。让常家那边动作快些,尽快推出去。
先在咱们自己的商号里试水,名声打响了,不愁没人抢着要。”朱允熥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方子我晚点写给你。”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传话给二舅和舅姥爷他们,应天府最近不太平,提醒他们都收敛些,尤其是舅老爷那,要更加注意,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报给我。”
“奴婢都记下了。”福安连忙应道。
朱允熥点了点头,刚想再说些什么,门外一个小太监匆匆跑了进来,在门口禀报道:“殿下,陛下传您去乾清宫。·x!j?w/x`s.w!./c\o.m`”
朱允熥心头一凝。这个当口,皇爷爷召见,不知又是何事。
“知道了。”朱允熥整理了一下衣冠,“走吧。”
跟着小太监穿过几个宫殿到了乾清宫刚进门,朱元璋说道“你收拾一下,随咱出宫。”
朱允熥一愣:“皇爷爷,这是要去哪?”
“锦衣卫密报,户部尚书赵勉贪污二十万两白银。”朱元璋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走,咱们祖孙俩,亲自去他府上‘拜访’一下,看看这父母官的府邸,是不是金砖铺地。”
朱允熥心头一跳,皇爷爷竟要亲自查案?他连忙应下。
不多时,两人换上了一身不起眼的衣服。朱元璋扮作一个寻常富户的老管家,朱允熥则是一副随行小厮的打扮。
同行的还有一名锦衣卫,此刻穿着七品县令的官服,手里拿着个空食盒,里面却垫着几张晃眼的银票。
三人悄无声息地出了皇宫,一辆不起眼的马车早己等候在侧。
马车一路向东,停在了户部尚书赵勉的府邸。
那锦衣卫扮成的“清河县令”上前叩门。过了好一会儿,侧门才开了一条缝,门子探出头:“谁啊?”
“清河县令”连忙陪着笑脸:“这位大哥,小的是清河县令,有急事求见尚书大人,还望通禀一声。
这里有些孝敬,给大哥买酒喝。”说着,塞过去一小锭银子。
门子掂了掂银子,脸色好了些,但还是摇头:“不行不行,夫人有交代,不见客。县令大人,您还是明早再来吧。”
“唉,实在是有桩天大的难处,想求大人指条明路。*顽,夲?神¢颤~ ′首.发+”“县令”故作焦急,将那食盒往前递了递,“这是下官从家乡带来的一点土产,不成敬意,还望夫人笑纳。”
食盒盖子微微敞开,露出了一叠银票。门子态度立刻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哎哟,原来是这样,您稍等,我这就去禀报夫人!”
门子小跑着进去了,一会儿回来说夫人让您去偏厅等候。
不多时便引着他们入了偏厅,一个珠光宝气的中年妇人走了进来,正是赵勉的夫人刘氏。
刘氏上下打量了“县令”几眼,目光在那食盒上停留片刻,这才慢悠悠开口:“有何要事啊?我家老爷公务繁忙,轻易不见外客的。”
“下官知道规矩,”锦衣卫躬着身,“只是下官听闻应天繁荣,想当一任京官,听闻尚书大人体恤下属,这才冒昧叨扰。
这里有五千两银子,是下官的一点心意,只求大人能在吏部那边美言几句,给下官挪个好点的缺。”
刘氏听到“五千两”,眼睛亮了亮:“哎呀,你这人,太客气了。不过,这事儿嘛,也不是不行。
我家老爷在朝中还是说得上话的。
这样吧,东西我先替老爷收下,你明日再来,我让老爷给你个准信。”说着接过食盒。
朱元璋将刘氏的贪婪尽收眼底,这婆娘,比她那丈夫胆子还大。
“多谢夫人,多谢夫人!”锦衣卫连声道谢,带着朱元璋和朱允熥退了出去。
三人回到马车上,朱元璋才开口:“看见了吧,熥儿?五千两,就能让她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我是太孙朱允熥》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