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章 养病(二)(1/2)
朱标苏醒的消息,一夜之间传遍了东宫内外。/幻+想/姬\ `冕-废_岳+黩′笼罩多日的阴霾似乎一扫而空,宫人们脸上也多了几分轻松。
第二天,朱元璋亲自来到东宫探望。看到儿子虽然依旧虚弱,但脸色己不似前几日那般灰败,有了些生气,这位皇帝紧绷了许久的脸,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
他当即传召戴思恭前来诊视。
戴思恭仔细诊脉后,起身回禀:“陛下,太子殿下脉象虽仍虚弱,但己趋于平稳,脱离了险境。只是此次大病,耗损甚巨,气血两亏,需得精心调养,不可再有丝毫劳累或惊扰。”
他随即开出方子:“后续调理,当以气血双补、益气复脉为主。臣拟用八珍汤合生脉散加减,以固本培元。”方子上列的无非是人参、当归、熟地、麦冬、五味子等温和滋补之品。
朱元璋看了看方子,又看了看榻上闭目养神的儿子,点了点头:“就依你所言,务必用最好的药材,给太子好好调养。若有任何差池,朕唯你是问!”
“臣遵旨!”戴思恭躬身应下。
朱元璋又温言嘱咐了朱标几句,这才略带放心地离去。
太子转危为安,最高兴的莫过于吕氏。她不仅亲自照料朱标汤药饮食,还格外开恩,给东宫所有的宫人都加了一个月的月钱,一时间,钟粹宫内外皆是一片感恩戴德之声。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便是西月二十日。
这大半个月里,东宫暖阁内常常传出欢声笑语。
朱允炆每日从大学堂回来,便寸步不离地守在朱标榻前,端茶递水,陪着说话解闷。
吕氏则在一旁含笑看着,时不时插上几句,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温馨和睦的景象,羡煞旁人。′墈¨书!君· .最_芯^蟑/劫\埂!新′筷^
相比之下,朱允熥就显得有些多余。
朱标醒来后,除了最初考校过他两次大学堂的功课,见他对答如流,便不再多问。
之后大部分时间,朱标的注意力都在吕氏和朱允炆身上,偶尔目光扫过朱允熥,也只是淡淡一点头,仿佛他只是个恰好在场的旁观者。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朱允熥心里嘀咕,面上却不动声色。
他乐得清静,反正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他这位父王能不能迈过眼前这道坎还是未知数。
与其在这里碍眼,不如抓紧时间搞事业。
福安悄悄凑近,低声道:“殿下,刘公公传话,胰子己经试制出来了,按您给的方子做的,效果极好,比市面上那些澡豆强了不知多少倍!问您何时可以开始量产发卖?”
朱允熥嘴角微扬:“告诉刘喜,不着急。先让匠人多做些出来,囤着。
等父王身体再好些,风声彻底过去再说。这东西一出来,必定引人注目,咱们现在不宜太招摇。”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
“奴婢明白。”福安点头。
东宫里,有人欢喜有人愁。
宋玉鹅这几日却是坐立不安,眼看着就到西月下旬了,离预言的太子大限之日只剩最后五天。
可太子殿下非但没死,反而一天天好起来了。
宋玉娥今天下值,回到自己的屋子,心头那股焦躁挥之不去。
离西月丙寅只剩五天,可朱标一天天好转,教中该如何交代?
她正心乱如麻,房门被极轻地推开了一条缝。+5+4¢看+书/ ¨勉!废¢粤_读.
李洪无声无息地走了进来,这几天他都不见人影,宋玉娥心里明白,他定是去传递消息或接受指令了。
“大人。”宋玉娥立刻敛了心神,垂首站到一旁。
李洪也不看她,径首走到桌边,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放在桌上,指尖点了点。
“每日一钱,混入殿下的汤药中。”他的声音依旧沙哑,听不出情绪。
宋玉娥拿起纸包,入手感觉是细密的粉末。
“这是?”
“雷公藤,配了熟地黄。”李洪说得轻描淡写,
“雷公藤的毒,混了熟地黄的色,太医也难察觉。
五日之内,药力浸入五脏,大罗金仙也救不回来。”
宋玉娥的心猛地一沉,随即又被一股决绝填满。
五天,正好赶在“预言”之日。
“奴婢明白了。”
李洪似乎对她的回答很满意,只道:“事成之后,我会安排你出宫,从此海阔天空。”
他顿了顿。“去弄些吃的来,饿了。”
“是。”宋玉娥不敢多问,将那包粉末小心贴身藏好,转身退了出去。
在她身后,李洪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门外,嘴角似乎扯了一下。
他走到宋玉娥的床铺边,掀开被褥一角,从袖中摸出一块铜制腰牌,上面清晰地刻着“晋”字,随手将其塞进了褥子底下,又仔细压平,不留一丝痕迹。
做完这一切,他才像没事人一样,走到桌边坐下,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等着宋玉娥送吃的回来。
第二天清晨,东宫典药局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我是太孙朱允熥》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