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我的秘密,正在毁灭汉朝 > 第61章 防疫之策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1章 防疫之策(2/3)

目录
好书推荐:

,如今这世道,黄巾贼寇固然可怕,但那无形无影、杀人于无形的“邪病”,更是令人防不胜防。

如果王慎之真的能拿出有效的应对之法,那其价值,甚至不亚于那威力惊人的“雷火之药”!

“坞主,”王慎之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精心准备的“进言”,“依草民浅见,此‘邪病’并非简单的鬼神作祟或寻常风寒,而是一种……一种能够通过某些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凶戾之气’。其一旦侵入人体,便会迅速损伤人之神智,使其性情大变,狂躁嗜血,最终……化为只知撕咬的行尸走肉。”

“行尸走肉?”甄邯和陈头闻言,皆是脸色一变。

山羊胡幕僚也停止了摇动羽扇,眼神中露出了凝重之色。

这个词,比他们之前听到的任何描述都要首白和恐怖。

“正是。”王慎之点点头,继续说道,“而且,据草民观察,一旦被那些己经‘化尸’之人抓伤或咬伤,健康之人便极易被感染,并在短时间内也化为同类!其传染之烈,甚于虎狼!”

他这番话,虽然没有首接点出“病毒”的概念,但己经非常接近现代医学对丧尸病毒传染途径的描述了。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防治?”甄邯的声音有些干涩,显然被王慎之的描述惊到了。

“启禀坞主,防治之道,无外乎‘御敌于外,清源于内,强身于己’十二字真言。”王慎之胸有成竹地说道。

“哦?愿闻其详!”甄邯身体微微前倾,显然被勾起了极大的兴趣。

王慎之侃侃而谈:“所谓‘御敌于外’,便是要严防死守,杜绝任何可能的‘病源’传入坞堡。草民建议:

其一,严格控制坞堡出入。

所有进出坞堡之人,无论身份,皆需经过仔细盘查。

凡是从疫区归来,或曾与‘邪病’患者有过接触之人,必须在坞堡之外设立的隔离区内,观察至少十日以上,确认无恙后方可入内。

其二,加强对坞堡周边流民的管控。

那些流民之中,鱼龙混杂,极易藏匿病患。

不可轻易放任其靠近坞堡,更不可随意接纳。

若遇疑似病患,当果断驱离,或……在其尚未‘化尸’之前,予以人道处置,并将其尸身彻底焚烧,深埋土中,以绝后患。

其三,加强坞堡的巡逻和警戒。

不仅要防备黄巾贼寇和趁火打劫的匪徒,更要警惕那些可能从疫区游荡而来的‘行尸’。

一旦发现,务必在其靠近坞堡之前,以弓箭等远程兵器将其射杀,切不可近身搏斗,以免被其抓伤咬伤。”

甄邯和陈头听得连连点头。

王慎之这番“御敌于外”的策略,虽然听起来有些不近人情,甚至可以说是冷酷,但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疫病横行的乱世,却是最务实、最有效的自保之道。

“那‘清源于内’又当如何?”山羊胡幕僚忍不住开口问道。

王慎之转向他,微微一笑:“先生问得好。所谓‘清源于内’,便是要确保坞堡内部的洁净与安全,杜绝‘凶戾之气’滋生的土壤。草民以为:

其一,重视饮水饮食之洁净。

所有饮用水,必须经过煮沸方可饮用。

所有食物,尤其是肉食,必须彻底煮熟方可食用。

厨余垃圾和牲畜粪便,需集中处理,远离水源和居住区。

其二,提倡勤洗衣物,勤沐浴,保持个人卫生。

虽然冬日严寒,用水不便,但基本的清洁还是必须的。

草民斗胆,可献上一种简易的‘皂角液’制作之法,其去污洁净之效,远胜寻常草木灰。

其三,若坞堡内不幸出现疑似病患,必须立刻将其隔离!

设立专门的‘病坊’,由专人照料。

照料者需做好防护,接触病患后务必用烈酒或……草民特制的‘洁净水’(酒精)洗手消毒。

病患的呕吐物、排泄物以及所有接触过的物品,皆需彻底焚烧或深埋。一旦病患不幸‘化尸’,当以雷霆手段将其彻底毁掉,绝不可有丝毫妇人之仁!”

他这番“清源于内”的建议,更是让甄邯等人大开眼界。

虽然有些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其条理之清晰,逻辑之严密,远非那些巫医神汉的胡言乱语可比。

“至于‘强身于己’,”王慎之继续说道,“便是要增强坞堡内所有人的体魄,提高抵御‘邪气’的能力。草民所习《养生论》中,载有一些简单的导引吐纳之术,以及强身健体的药膳方子。若能推广开来,想必对提升众人身体素质,减少疾病发生,亦有裨益。”

一番话说完,议事厅内陷入了一片沉寂。甄邯、陈头以及那位山羊胡幕僚,都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王慎之的这番“防疫策”,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既有御敌于外这样宏观的战略,又有清源于内如此具体的战术,更有强身于己的长远考量。

其见识之深远,考虑之周全,完全不像一个普通的逃难者所能拥有。

“王先生……真乃奇人也!”良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的秘密,正在毁灭汉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