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1章 中医学的主要特点(笔记)(3/3)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辨证论治
病:指的是一种具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以及转归的完整疾病过程,涵盖了该疾病总体的属性、特征与规律,是对疾病从发生到结束全过程的一种宏观概括,犹如一部有着起承转合的故事,有着其内在的逻辑和脉络,为医者认识疾病提供了全面的框架。
症:主要体现为疾病的外在表现以及体征,是疾病在人体上呈现出的直观现象,诸如发热、咳嗽、腹痛等各种身体上的不适症状,或是面色、脉象、舌象等体征变化,这些都是医者通过感官能够直接观察或患者能够主观感受到的,犹如疾病发出的 “信号”,为进一步探寻疾病本质提供了线索。
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含了疾病产生的原因、所在的部位、性质以及邪正关系等多方面内容,全面反映了该阶段病理变化的整体情况,表现为一组症状、体征的综合,是个体对致病动因做出反应所处的一种状态,涵盖全身状态和局部状态。医者需将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所收集到的资料、症状、体征,经过深入的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进而概括、判断为某种证,这是中医辨证论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精准施治的基础。
论治:即依据辨证的结果来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是在准确把握疾病证型的基础上,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等知识体系,制定出符合患者个体情况的治疗方案,旨在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祛除病邪,恢复人体的健康状态,体现了中医治疗的针对性和个体化特点,是中医诊疗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关乎治疗的效果与患者的康复。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由于疾病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病机变化会有所不同,所表现出的证也不尽相同,因此治法也会随之各异。即便针对同一种疾病,如感冒,在初期可能表现为风热犯表证,治疗宜疏风清热;而到了后期,若出现了气虚感冒证,则需益气解表,这充分体现了中医根据疾病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灵活施治的特点,强调了辨证论治中 “证” 的核心地位,不拘泥于疾病的名称,而是关注疾病当下所处的病理状态。
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倘若出现了相同或相近的病机变化,表现出相同或相似的证,那么在治疗方法上便可采取相同的治法。例如,久泻、脱肛以及子宫脱垂等不同病症,若其病机皆为中气下陷,那么均可采用补中益气的治法来提升中气,使脏腑恢复正常位置,体现了中医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疾病内在病机共性进行治疗的智慧,从更深层次揭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不想错过《玄笺妙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