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章 研究葱油手抓饼(2/2)
,非常危险。
她敲了敲石板,石板声音清脆。
“嗯,是个当烤盘的好苗子。”
最后,她把精挑细选的石板买了下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当晚,林薇薇开始试做葱油手抓饼啦。
她先是点燃炭火炉,把石板放到炭火炉附近,慢慢让石板被烘烤,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里面的水分逼出来。
这虽然费时,但是这是个很必要的步骤。
放下石板后,林薇薇将买来的白面粉倒在一个新买的粗陶盆里,加入适量的水和一点盐巴,开始和面。
面团的软硬度很关键,太硬则饼不软,太软则难以成型。
她凭借着前世对面点的记忆和手感,反复调整着水和面的比例,揉搓着面团,首到它变得光滑、柔软且富有弹性。
接着,是最关键的“起酥”和“分层”步骤。
她将醒好的面团擀开成一张大薄片,均匀地刷上一层熬好的羊油,再撒上切得碎碎的野葱末。
然后,她小心地将面片像叠被子一样反复折叠、卷起,再盘成一个圆饼状,最后轻轻擀开成一个圆形的饼胚。
这个过程中,油、葱末和面皮就形成了许多细微的层次。
最后一步是烙制。
她把烘烤了一段时间的石板放在炭火炉的边缘,用较低的温度慢慢预热,让石板内外温度逐渐升高,给内部的水分一个缓慢蒸发的机会,也减少热应力。
随着时间推移,林薇薇再逐渐将其移向炭火炉的火力中心。
这样做是确保石板受热均匀,避免只烧烤一个点。
在石板没有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后,林薇薇松了一口气,看来挑对石板了。
等石板烧得足够热,她在石板上薄薄地抹了一层羊油,等羊油散发出香味,她将擀好的饼胚放上去。
“滋啦——”一声轻响,面饼接触到灼热的石板,边缘迅速开始变色、卷曲。
羊油的香气、面粉的焦香、野葱的辛香混合在一起,瞬间充满了整个小屋,比熬羊汤时更加首接、更加诱人!
林薇薇屏住呼吸,控制着火候,不时地给面饼翻面。
她能清晰地看到面饼在加热过程中慢慢膨胀、分层,表面逐渐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泽,有些地方甚至烙出了焦脆的噶巴。
第一张饼,由于火候没掌握好,有些地方焦了,有些地方还没熟透。
第二张饼,油放得有点多,略显油腻。
林薇薇总结着经验,不断调整。
终于,在烙到第三张饼时,她成功了!
一张完美的“葱油手抓饼”新鲜出炉!
它大约有巴掌大小,厚薄适中,表面金黄焦香,隐约能看到内部的层次。
用手轻轻一撕,果然能撕开一片片薄而韧的面皮,内里的葱花清晰可见,散发着浓郁的葱油和羊油混合的香气。
林薇薇顾不上烫,撕下一小块放进嘴里。
“嗯!”她幸福地眯起了眼睛。
外皮是焦脆的,内里却十分柔软,带着嚼劲。
经过加热的羊油赋予了面饼浓郁的肉脂香气,却又因为野葱的存在而并不显得腻味,反而有种独特的咸香和清爽。
太好吃了!
林薇薇敢肯定,这款葱油手抓饼,绝对能和她的羊骨杂烩汤组成“黄金搭档”!
她又练习了几次,逐渐掌握了和面、擀制、烙制的技巧和火候,动作也越来越熟练。
她计算了一下成本,主要是面粉和油脂,决定将这葱油手抓饼定价为三文钱一个。
这样,一碗五文钱的羊杂汤,配上一个三文钱的手抓饼,八文钱就能吃得热乎、滚烫、有汤有水、有主食,对于那些辛苦劳作的士兵和脚夫来说,绝对是物超所值的享受!
夜渐渐深了。
小屋里,油灯的光芒摇曳,映照着林薇薇忙碌的身影。
她知道,如果同时售卖汤和饼,对一个人来说,操作起来会更复杂、更辛苦。
她需要同时照看汤锅和烙饼的石板,动作要更快,配合要更默契。
但越是挑战,她越是干劲十足!
明天,等着吧,她很期待看见小吃摊前的顾客们满足的表情!
不想错过《边关小厨娘:将军来碗热汤?》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