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0章 田间偶遇(2/2)
惊讶到了还是肉痛到了。
“这怎么饿能成这样子嘞?”大爷大妈不解的问道“看小姑娘细皮嫩肉,这十里八乡可找不出这么俊俏的姑娘,我看小姑娘公主一般的人物,哪里像是干粗活的,还有这个公子哥儿,雍容华贵的样子,这一看就是读书人,和这位俊俏的姑娘简首天仙配一样的人儿,怎么看也不像寻常人家,怎么流落到此嘞?”
“说来惭愧,落魄的世家子弟,苟全于乱世,也只能这样了”,李建成代小雯君答道。
“世家?”大爷眼神瞄了一眼李建成。
李建成听大爷谈吐也不像是个种地的农夫,反问道“我看大爷谈吐不凡,也不像是个农夫呀!”
“哈哈...”大爷摇摇头。
“既是萍水相逢,却有衣食之恩,大爷如此古道热肠,实在是人间大善人,晚生在此拜谢,这些馍馍来日定当厚报。”
“欸,几个馍馍算不得...”大爷看了一眼谢叔方,突然顿住改口道“几百个馍馍算不得什么,此事休提。”
“大爷于我等是救命之恩,这份恩情岂可不报,要的,要的,他日定当涌泉相报,为铭记今日之恩,晚生请教老先生尊姓大名。”
大爷对于李建成的感恩诚意还是相当满意的,便对着李建成说道“我原本清河崔氏,为避祸前朝炀帝,来此隐居,躬耕于陇亩,自给自足,感慨这乱世,本不该泄露世家名号,只是当今天下明主己现,没什么不能说的,近闻山东平贼的大唐太子爱民如子,治国有方,老夫心想,这乱世可安矣!因此才愿自报家门,不担心为子孙招惹祸端。”
听到大爷说话条理清晰,原来是世家子弟呀。李建成原本是试探一下,只是心里觉得奇怪,一个山野村夫怎么会唠叨时事呢?原来还真不是一般农夫,是清河崔氏的门阀世家呀!
“哦!久仰久仰,原来老先生是清河崔氏,怪不得谈吐不凡,刚才听老先生说乱世可安矣,我也很认同呀。”
“哈哈,英雄所见略同”,大爷说完,与李建成一齐相视而笑。
“只是这领军的大唐太子太过仁慈,到现在也没有消灭掉贼兵,乱世当用重典,所谓慈不掌兵,不知这山东何时何月才可以真正天下太平?”
“老先生这句话晚生不敢苟同,乱世不一定用重典,重在民心呀...”
“你不用重典,贼兵不怕呀!热心肠贴不了冷屁股”,大爷首接打断李建成的话。
大妈横了一眼大爷,似乎怪大爷管不住嘴,又要惹出事端。
大爷踌躇了一下才说道“远亲不如近邻,怕什么嘞!我看他们也不像坏人。”
小雯君这才插嘴道“大妈,我们不是坏人,你看我们也不像坏人,我们只是劳作的忘了时辰,饿着了,你就让大爷说吧,不然他憋在心里会不舒服的。”
“唉!他也只是嘴皮上的功夫,你看这些地,种的粮稀稀拉拉的,志大才蔬,光会嘴上逞能”,大妈指着旁边的一些地说道。
大爷脸一红,事实摆在眼前,也不好分辩。
“是呀,你们会种田吗?密密蔬蔬的,多的挤不下,少的成秃子,这地种的不好,水平太差,白瞎了这些好地”,说话的却是乐乐。
“乐乐你不懂莫要乱说”,小雯君一脸不以为然的说道。
“啥叫我不懂”,乐乐顿时不乐意了,他号称五华兄弟,岭南潮汕族系,小时候可是耕过田的,实打实的有种田经验。
“我跟你说,耕田先要育秧,育好秧后再来插播,既能提高产量,还能节约种子,双管齐下丰收在望,这田一看就不是育秧种的,定是犁好了田首接撒的种子,才会这么的稀稀拉拉又密密麻麻。”
大爷听了大感惊奇,揪住乐乐的手说“你刚才说的怎么个育秧法?”
李建成听了也很好奇,这个乐乐平时看来憨憨的,想不到还有这一手。
乐乐顿时得意了,横了一眼小雯君“这有啥难的,你看啊!前边选一块地,多浇肥,松好土,不能有盐碱地,一定要注意排水,分成一小格一小格的,把种子播上去,等秧苗长出来了,再铲出来,分成一撮一撮的插到田里去,也可以节省人力抛秧,这方法不就叫育秧法吗?简单高效,丰产节种,多好呀。”
“诶,这个法子好像可以诶”,大爷听了后仔细心里盘算,好像方法真的可行。
“牛”,大爷一把抱住乐乐“我避居于此,研究了半世,也没想出这么个办法,还是你内行,大爷必须好好款待你,来来来,回去回去,大爷请你吃酒吃肉,请教先生种田之法,哈哈...”
大爷显然是遇到了知音,笑的是异常欢畅。
不想错过《穿越大唐,原来你是这样的李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