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3章完(3/3)
这种毕业即失业的人的,主持人有很多种类,站在荧幕上的央视主持人、晚间电台的深夜主播、还有最最常见的婚庆主持等等。
同一个专业,出来的境遇大不相同。
苏月竹把筷子一放,“算了,你还有一年多呢,我就随便吐槽下,我们吃完去逛逛街?「跃声」你最近还在去吗?”
乌妤摇头:“没去了,最近也没什么适合我的,有也空不出时间。”
出去逛了小半天,苏月竹让领导一个电话叫了回去,乌妤自己回到学校后,开电脑准备提前做好作业,两份书面论文,刚开学上课的时候老师就布置好了。
苏月竹的话,丁教授之前和她聊的,再加上临近毕业同学个个往外跑提前找实习积累工作经验的事儿,让她脑子里填满了杞人忧天的想法。
但没多久,她的机会就找上了门。
京淮今年的冬天格外漫长,天气好的时间不多,灰蒙蒙的,温度低,出门仍旧要戴围巾,难得出一次太阳,随便一个犄角旮旯都挤满了人。
常年未曾被留意清扫的花坛一角,雪化了后地板湿漉漉的,几个凌乱脚印中,最后踩过一双小羊皮单鞋,后跟伶仃瘦削,骨骼分明,长时间走动,冻出了几条青紫色的细小血管。
而乌妤半点不觉得冻人,上礼拜接到丁教授的邀请,问她对今央台这半年新出的社教版块感不感兴趣,可以的话,她能推荐她去试一试,就当是提前积累工作经验。
去年乌妤就参加过今央台举办的新人主持大赛,获得冠军后风头正盛,内部对她也保持着较高的期待。
按理说在那个时期她可以继续往下走,但今央台以前注重娱乐型的节目,而她的台风太过正式太稳重,两厢对比之下,今央台选择了另一位更符合大众潮流和大众期待的新人主持。
本以为就此无缘今央台了,但丁教授这番话让乌妤看到了一点希望,挂断电话后,她这边去翻了翻今央台这一版块的详细介绍,结合丁教授告诉她的消息,确定了愿意去试试。
丁教授的速度很快,乌妤将以前的个人作品发送到栏目组邮箱的第三天就收到了试镜邀请,和她联系的是一位叫李岳珩的大哥。
对方和她谈好,节目开始前她需要先进行实习,实习考察通过,她才
能正式加入栏目组,今后是往高处走还是如何全看她造化。
前期选题已定,就以桐坞区近来频发的医保投诉事件为主题。
桐坞区人口众多,大多为外来居住者,有户籍限制,又由于长期生活在京淮,没有医保,就医开销会非常大,前些年一家名为康安的商业保险公司专门针对这一类人群开设了一种价美优质的医疗险。
头两年的口碑倒是不错,加上铺天盖地的广告营销,吸引了很多还在观望的人毅然投了钱去买他们的产品,可事情转折发生在去年夏天,康安几度去扣合同的字眼不愿赔付买了保险的家庭。
购买顶配类的保险没有差错,出现问题最多的是一些基础保险。
普通人的声音一开始被湮灭,但越来越多人的发声,让这件事越滚越大。
社交平台的同城中几次冒出过相关字眼都被康安的人压下,李岳珩他们栏目的人留意到这件事后,蹲守了许久,数次向上级申请,终于批下资金通过了他们这次的选题。
但这种事往年屡见不鲜,不止发生在桐坞区,因为这次的群体特殊,年幼年老皆有,还有最会冲浪的二三十岁年轻人的发声,加上李岳衡鼻子灵,向上级担保节目播出一定能拯救走下坡路的晚间播放量,不然这选题从一开始就会被卡住不给过。
乌妤来栏目组半周,一直跟在李岳珩身边学习,而她在以实习生身份进组时,还遇见了一个熟人,宋心南,传媒大学新闻专业的学生。
带资进组,令乌妤比较困惑的是,都能带资了,为什么进的还是吃力不讨好的社教中心。
两人虽然一个是播音主持,一个是新闻专业,但进了组后做的事都差不多,宋心南跟的前辈是二把手闻晓,李岳珩和闻晓经常干架,提纲中最小的一个字眼不合适,他们都能吵起来。
乌妤手头这份采访稿就是在他们俩数次交锋中磨出来的,她护着组里的新话筒,一路跟着摄像从湖平社区往外跑。
一行人一直跑到两条街外,扶着树顺呼吸,李岳珩朝左一拐,直接坐在一家冷冷清清的豆腐脑店摆着的折叠桌上,要了几碗咸豆花摆上。
不想错过《敏感患者》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