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章完(2/3)
到手的饭甚至有些烫手。
这不就和在食堂订餐一个意思吗?
张跃进心动又犹豫。
“这是私人买卖,不是公家单位,万一拿钱跑了怎么办?”
两人都说:“不至于,这一天矿上订饭的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还能贪你这一毛钱?”
话是这么说,但谁的钱谁心疼,要真卷钱走了,他能找谁要去?
张跃进一直纠结到交班,最终按捺不住肚里馋虫,决定先去看看情况。
交班的时间点,一矿大门口人来人往,热闹极了。
他按照那两人告诉的位置,走出大门,沿着围墙,拐过弯,走了一百米后,才看到一处被人群围着的简陋小摊。
摊上有两个人,高壮些的在收饭盒,瘦一点的在收钱登记。
旁边是用来装饭盒的两个大筐子,其中一个已经装满了,另一个也装了一半多。
张跃进推着车过去,摊主注意到他,忙中抽空冲他打了声招呼:“叔,你来了,有段时间没见着了,最近忙着呢?”
张跃进心里一下就热乎起来了。
摊主还记得他这个老客户呢!
“忙,忙,最近赶生产,特别忙。”
摊主听了他的话,亲亲热热地说道:“叔,那你可千万要注意身体,再忙也要好好吃饭,主席都说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这话说得太熨帖了,太贴心了,张跃进一张老脸顿时舒坦得红光满面。
看人家闺女多好,多贴心!
这才是贴心小棉袄,自家那两个孽畜只会嫌亲爹吃得多。
这辈子头一次,张跃进羡慕起了生女儿的家庭。
脑子一热,他就说:“你这儿是怎么订饭的?给我也订一份!”
交了饭盒又交了一毛钱,直到拿着取餐的小纸条,踩着自行车回去时,张跃进的脚下还有些飘
真好啊,哎,家里有闺女可真好……
回了家,一推开院门,自行车还没停好,小儿子就来翻他的包。
“爸,你单位发的面包呢?你没自己吃了吧?我还饿着呢。”
张跃进:“……滚滚滚!”
臭小子怎么就不知道问问他老子饿不饿?!
*****
实行订餐制的效果比贺明珠预计得要更好。
短短几天试行下来,订餐的人数就破了百,而且还在不断增长。
虽然每天要备餐的份量也相应翻倍增加,但工作量反而比摆摊的时候要更少一些。
摆摊时她要打饭要收钱,还要在寒风中站一个多小时,每次都被从头到脚冻透了,哆哆嗦嗦骑车回家,坐在炉子旁烤半天火才能缓过来。
改成订餐制后,贺明珠可以在家里完成备餐分装的工作,按约好的时间把装好菜的饭盒运到一矿门口,最多不到半小时就能发完。
而且实行订餐制,她能更有效地控制备餐份量,不用担心准备太多卖不出去,也不用担心准备太少不够卖。
食客们对无须挤着打饭、只需提前预订的模式接受良好,大冬天的,没人喜欢在室外待太久,谁不想体会饭来张口的快乐?
矿工们口口相传,熟客带熟客,没几天时间来订餐的人就越来越多。
从只需要备三十斤的菜,到五十斤,再到八十斤,按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很快就要突破一百斤。
贺明珠忙不过来,就找了刘燕,以每天五毛钱的工钱,雇她帮忙。
两个人每天就吭哧吭哧地洗土豆、削皮、切块、煮熟、捣碎……
贺明珠觉得自己都快被土豆腌入味了。
贺大哥看不过去,尽管他所在的分矿最近也在加班加点地赶生产,但还是抽空用木桶和刷子做了一个简易的半自动洗土豆桶。
把脏兮兮的土豆倒进桶里,注入水,拉动绳子,桶内的刷子就会开始转动,冲刷掉附着在土豆表面的泥土。
有了这个洗土豆桶,贺明珠的工作量减少了一半还多。
她美滋滋地想,有大哥真好。
贺明珠还把这段时间收到的一大把零钞一股脑堆到贺小弟面前,让他去数。
贺小弟就任劳任怨地把几分几毛的钞票和钢镚分成几堆,数完了告诉贺明珠:“姐,一共是二十三块六毛。”
她挺高兴的,这才几天,就比她之前摆摊挣得要多得多。
按这个速度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她就能攒下创业的第一桶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1983发家致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