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5章完(3/3)
“我想试一试。”他用生涩的汉语又重复了一遍,“我觉得我可以。”
阿布日古大爷说:“恩和森,你太年轻,只看到了利益,没有看到后面的风险。”
恩和森固执地说:“你老了,但我可以。我不怕累,也不怕坐牢。”
阿布日古大爷急了,用蒙语叽里咕噜说了一大串,恩和森只是摇头,偶尔说一句话,但看得出来,他的决心很坚定。
其他牧民们有的赞同,有的反对,也有的沉默。
贺明军戳了戳贺明珠,压低声音问她:“你从哪儿听说北京羊肉收购的事?靠谱吗?”
贺明珠同样低声道:“我有我的渠道,保密,不告诉你。”
关于北京羊肉收购的信息,是贺明珠上辈子在一篇纪实报道中看到的。
八十年代初,作者下乡采风,与牧民同吃同住同睡,见证了当地牧民与食品收购站之间不见硝烟的战争,并最后以牧民的胜利而告终。
当时的情况与现在非常相似,牧民交售的羊肉在经过层层食品公司后,最终在北京的销售价是收购价的三倍。
也就是说,在羊肉销售的链条中,牧民作为最底层的羊肉提供者,付出了最多辛苦,却拿到了最少的收益,付出与回报完全不成正比。
阿布日古大爷他们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想要绕过收购站,直接将羊肉销售到最终消费者手中。
但受限于交通和通讯的落后,他们只能选择最古老也是效率最低的方式,赶着活羊过来现杀现卖。
乌城离草原很近,但即便如此,路上也要走三五天的时间。
如果算上人力成本和路上损耗,阿布日古大爷长途跋涉赶羊来卖,所得利润也只比在当地售卖高一点而已。
也就是现在人力不值钱,所以才显得到手的钞票弥足珍贵。
但如果有更好的办法呢?
牧民们的争论接近尾声,虽然听不懂,但看起来似乎是恩和森说服了大半的人。
不想错过《1983发家致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