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4章完(2/3)
俺道歉,对不住,俺不该挖你们的地……行了吧。*r·a+n′t?x¢t../c¨o¨m¢”
最后一句是对许大舅说的。
许大舅不满意地说:“声音大点儿,你没吃饱饭啊?哼哼唧唧说什么呢!”
许金财:……
道歉的话已经说出口了,似乎第二遍也没那么难张嘴。
“对不住,俺错了,俺再也不挖你们的地了,俺道歉。”
联产小组的成员们沸腾了。
作为村里的弱势群体,却被村霸当面道歉,这是他们头一次感受到尊严的存在。
这个联产小组参加得可真值!
第134章 第134章贺家的夏天(补完)……
村里的联产小组办得热热闹闹,而城里的罐头厂也开得红红火火。
自从有了半自动化的生产线,罐头厂的生产效率直线上升,原本的仓库放不下,又在空地上盖了一间新仓库。
除了新开的煤矿人家设了专卖窗口,一矿的食堂、分矿的饭店以及矿务局的乌金年代都增设了一个货架,摆在收银台旁边的显眼位置,用来售卖罐头。
一些来吃饭的外地客人看到罐头后,在结账时就顺手买几个回去作为伴手礼,让家里人也尝一尝乌城的特色菜。
买罐头最多的还是火车司机,大包小包的,每次都像是来进货,将货架上的罐头一扫而空。
“哎,你也来买罐头啊?”
“我下周要跟车去无锡,那地方口味太甜了,我可吃不惯,炒青菜都要放糖,这谁能受得了!”
“哈哈哈哈,那是必须得带上罐头,咱们北方人还真吃不惯甜口。”
“你也买了不少罐头,这是要去哪儿啊?”
“我要去川渝开会学习,说是要待半个多月,不多备点儿罐头不成啊。”
“川渝是好地方,就是太辣了,吃着刺激,可上厕所就难受了,带点儿罐头缓一缓胃,挺不错的。”
排队买罐头的队伍中,类似的对话不断响起。
之前没有罐头时,要出远门的人们常常是一次性在煤矿人家打包一大堆的饭菜,冻好后留在路上吃。
不过也只能冬天这么干,其他季节的温度大多在零度以上,食物无法长时间存放。
现在有了“煤矿人家”牌罐头就不用担心食物变质的问题了,一年四季都能食用。
而且罐头的口味和店里的菜相差不大,即使家乡已经远在千里之外,也能吃到让人心安的家常味道。
这给远离家乡的游子带来了某种心理上的慰藉。
当熟悉的香气袅袅升起,驱散了孤身一人的寂寞,似乎自己还在家中,身边围绕着亲人朋友。
罐头的销量日益上升,每天创新高,在表格上形成了一道漂亮的上扬曲线。
不管罐头厂运来多少罐头,都能在一天内销售完毕,催货的电话不断打到杨冬梅的办公室。
电话铃声一个接一个地响起,真是让人甜蜜又烦恼。
罐头厂已经在三班倒了,即使在深夜也是灯火通明,烟囱不断冒出热腾腾的白烟。
女工们虽然疲惫,但脸上的笑却比任何时候都多。
原因无他,到手的工资信封实在是太厚实了,厚到可以摔到一向颐指气使的丈夫脸上,理直气壮地让他去给老娘端盆洗脚水,再把脏衣服和碗都洗了。
偷懒女工后悔了,腆着脸找到饼干厂的厂长,求他找贺明珠说情,让自己回去上班吧。
厂长摇摇头,连连摆手,再问就是一句三叹:“当初是你自己要走的,现在又出尔反尔,不成啊,不成啊……”
为了方便送货,贺明珠批款让罐头厂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车头像是街边随处可见的拉客三蹦子,车后加了一个篷布车厢。
这车看着简陋,倒是很有劲,一次可以运输几百斤的罐头,大大减轻了罐头厂的送货压力。
有人眼睛尖,发现买到手罐头的生产日期都很新,立刻就意识到罐头厂的销售量大到没有积压库存,便动了心,主动找上门来,想要批发价拿货,成为罐头厂的经销商。
贺明珠依照后世的经验,亲自制定了经销商管理手册和销售管理制度。
本来想要让杨冬梅去负责这部分工作,但考虑到她已经在主持厂里的生产工作,不适合同时接手对外销售的工作,贺明珠便从乌金年代把徐和平提了出来,将这一摊活儿扔给了他,顺便给他安了个副厂长的头衔。
徐和平脑子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1983发家致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