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92章完(2/3)
要是哪家父子兄弟、邻里之间闹矛盾,许大舅常常被请去出面调解,他威望高,众人都服气,
许大舅担任村支书的事,不仅是许家村人的共同意愿,而且也获得了乡上的支持。\优`品.小\说′网. ?首.发*
自从推行土地承包制以来,乡里想在村里找到一位能干的村支书并不容易。
由于分田单干后,各家忙于自己的农活,管理村务要占用三分之二以上时间,耽误种地。而且村干部的收入低,工作辛苦,又容易得罪人,吃力不讨好。
因此,村里的能人都不乐意去当村干部,当村干部的往往是谋求私利者,此消彼长,村干部的素质有下降甚至恶化的趋势。
村支书是最小的官,俗话说“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各级政府下派的任务最后都要落在村支书身上来执行。
要是“对上顶不住,对下压不服”,村支书就形同虚设。
当时上报到乡上的许家村的村支书人选有两个,一是许大舅许国忠,另一则是许金财。
这两个人,一个是替村民做主的能人,一个是役使村民的村霸,虽然前者没送礼没走动,后者既托关系又找人,但最终,乡委班子里大多数人还是投票给了许大舅。
许大舅在担任村支书后,作为村里的一把手,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号召村民兴修水利。
正是秋收后的农闲时期,村里拿出了一部分提留款作为报酬,半雇佣半自愿地召集本村青壮年,疏通全村的水渠,整修原本年久失修的水利工程。
有人不愿意把自家地里挖开的水渠恢复原状,固执地要占那么两三行庄稼的便宜,许大舅上门摆事实讲道理,得到充分灌溉的农田每亩地能增收二百斤,比占地更划得来。
他磨破了好几双鞋,嘴上起了无数燎泡,终于在上冻前,将全村的水利都整修一新。
秋冬的水位低,水渠里缓缓流过薄薄的一层水,不多时就被大地吸收一空,只剩湿漉漉的泥土。
许大舅却笑得开怀,等明年开春,村里的亩产量就要上升一个台阶,水利投入得值!
为了庆祝,许大舅自掏腰包,请了县里的戏班子来村里表演。
许家村有一个大戏台,是公社时期盖的,顶上挂着五角星,风吹雨打,原本鲜艳的红色变得暗淡。
许大舅提了油漆桶,许贵生搬来梯子,两个人连夜将五角星重新粉刷,明亮的红色,充满了希望。
大戏台荒废已久,后台长满了野草,戏台子里满是垃圾,角落里还有不知道谁家调皮孩子拉的屎。
村委组织了人手,把大戏台彻底打扫一遍,清洁一新,水泥地上撒了水,干净地反射着光。
村里人都期待不已,上到八十岁老太,下到三岁小娃娃,见了人就问:“唱戏的还有几天来啊?”
被问到的人就喜气洋洋地说:“快啦,快啦,没几天了!”
到了唱戏那天,来看戏的不只有许家村的人,周围几个村子,乃至县里的人都来了许家村。
大戏台前面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比正月十五庙会的人都要多。
小孩子们三五成群,嬉笑而过,胆子大的扒在后台门口,偷偷看戏班演员上妆。
许大舅给班主递烟,两个人谈笑风生,落在某些人眼中,十分的刺眼。
许金财不忿道:“不就是请人来唱戏,谁不会啊?看村里那帮人那没见过世面的德行!”
许金财的兄弟附和道:“就是!花点钱的事,许国忠不知从村里捞了多少钱,拿出点钱找个没名气的戏班子,就让这群泥脚杆子上赶着拍马屁,怨不得一辈子种地!”
忽然,一声锣响传来,人群一静,穿戴完整的戏曲演员上台,一个亮相,引来下面一片的叫好声。
许金财兄弟的抱怨声一停,下意识侧耳去听。
戏班子是本地的,唱腔粗放,比不上京剧越剧黄梅戏的悠扬婉转,土归土,却很符合本地人口味。
许金财兄弟一时听得入迷,忘了要骂人,等反应过来时,脸上挂不住,你一言我一语地抢着骂:
“什么破戏班子,唱的是什么玩意儿,根本比不上邓丽君!”
“就是!谁听这老掉牙的玩意!把收音机给我打开!”
这时,许金财突然想起来,骂了这老半天,家里人呢?
他扯了一个家里的帮工,问其他人都哪儿去了。
帮工急着去看戏,快速地说:“你们家老太要去看戏,你爹妈带着媳妇娃娃
们一起去了!”
话说完,帮工一溜烟就跑了,只留下许金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1983发家致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