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39章 封杨建国当襄王(1/2)
宋理宗直接瘫坐在龙椅上,双手止不住地颤抖,他心里清楚的知道,如今形势已经非常不乐观了。¨c*h*a`n/g~k`a¨n`s~h-u·.?c¨o,m,
杨建国是刀俎,而他就是菜板上的鱼。杨建国只要想谋反,随时都可能率领杨家军打到临安把他这个皇帝给费了。
“郑爱卿,你说朕该如何是好啊?”
宋理宗声音颤抖着说道。
“陛下!事到如今,只有一计可行!”
郑清之跪地说道。
“什么计策?”
宋理宗急忙朝郑清之问道。
“陛下,如今只有答应杨建国的条件,任命其为襄阳知府,兼任京湖安抚制置使!实在不行,还可以封杨建国为襄王,世袭罔替。只有这样才能稳住杨建国,让他不会造反!”
郑清之说道。
“荒谬!荒谬!杨贼对朝廷不敬,掳走三万禁军,岂能封王!我大宋颜面何在!”
郑清之的政敌闻言瞬间都坐不住了,他们听说郑清之要让皇帝给杨建国封王,全都对他口诛笔伐。
“颜面与江山,孰重孰轻?当年太祖皇帝为安天下,连吴越王钱俶都能容,如今为何容不得一个杨建国?而且现在我大宋外有蒙古入侵,如果再不稳住杨建国,杨建国起兵造反。@′咸°/2鱼a看±书?网{{t _更%新_¤μ最;全+?D到时候外有蒙古入侵,内有杨家军作乱,到时我大宋岂不危矣!”
郑清之面对群臣的质疑,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执意让皇帝给杨建国封王。
这番话像一盆冷水一样浇在群臣的心上,也浇在宋理宗的心上。
群臣闻言都不说话了,因为郑清之说的很对,如今大宋外有蒙古入侵,如果再不能稳住内部。
一旦杨建国造起反来,那大宋就真的危险了。
宋理宗见群臣都不说话了,心中也闪过一丝动摇。
是啊,只要能保住皇位,颜面又算得了什么?自己既然能对金国称侄,对蒙古称臣,现在给杨建国封一个小小的襄王又算得了什么。
对于宋理宗来说,朝廷和国家的颜面远远没有自己的皇位重要。
可宋理宗转念又想起杨建国“活捉皇帝”的狠话,又觉得脊骨发凉。
“杨……杨建国若是不同意怎么办?万一他铁了心要造反呢?”
宋理宗有点担心的问道。
“陛下可派使者去襄阳探其虚实。若杨建国真有反心,再做打算不迟;若他只是想讨个名分,咱们便顺水推舟,封他做个襄王,让他管理荆襄地区。′E?Z^小+说?网_ \追.最`新′章+节\
而且将襄阳封给杨建国,朝廷还会获得巨大的好处!”
郑清之说道。
“什么好处?”
宋理宗听他说给杨建国封王,朝廷还能有好处,急忙问是什么好处。
“陛下,如今蒙古犯我大宋,朝廷正愁缺兵少将,打不过蒙古人。杨家军作战勇猛,让他们守在襄阳,驻守京湖防线,正好可以抵御蒙古人。如果可以的话,还能派杨建国前往四川抵御蒙古西路军。
到时让杨家军和蒙古人拼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朝廷可以坐收渔利,岂不美哉。
而且杨家军去打仗,朝廷根本不用给他们粮草军饷,这样一来,朝廷又能省下一大笔钱,何乐而不为。”
郑清之说道。
郑清之的话像一剂强心针,瞬间让宋理宗的脑子清醒了。
是啊,让杨家军去挡蒙古人的刀,自己坐收渔利,何乐而不为?
“谁愿出使襄阳?”
宋理宗决定采用郑清之的意见,于是询问大臣们谁愿意去襄阳。
然而群臣默不作声,显然是因为这趟差事太危险,没人愿意去。
大臣们都知道杨建国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如今襄阳落入贼手,万分危险。
而且这趟差事属于吃力不讨好,也没什么油水,所以没人愿意去。
宋理宗看着群臣都低着头,心里一阵着急。然而正在这时,大殿上突然传来一道声音。
“臣愿往!”
只见大臣中走出一人,此人乃是户部员外郎张岚清。此人曾在襄阳任过通判,熟悉荆襄地形,且胆识过人。
宋理宗闻言点头。
“准奏!即刻拟旨,封杨建国为襄王,兼任襄阳知府、京湖安抚制置使,赐金印紫绶。”
“陛下,还需加一句,若杨建国愿去四川抗击蒙古西路军,朝廷可允其自行招募荆襄流民为兵,免除襄阳三年赋税。”
郑清之说道。
“嗯,就这么办!”
宋理宗下达完圣旨,让张岚清即可前往襄阳传旨。
七日后,船队抵达襄阳码头。
“什么人!”
码头处,一队巡逻的杨家军叫住朝廷的使者。
“我们是朝廷的使者,特来给杨将军传达圣旨的!”
张岚清刚下船,就见到一队杨家军朝自己这边围来。
“原来是朝廷的使者,我们团长等你们多时了,护卫都能留在码头,只准使者进去。”
杨家军的一个小队长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南宋:我靠抽奖打造现代军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