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9 章 你确定是周朝的简牍(2/2)
你立马安排人对接,尽可能让她现在就将简牍带过来,我立马联系几个鉴定专家过来。”
“好。”
中午十二点,己经到了午餐用餐时间,可省博物馆的藏保部办公室里,一群专家学者丝毫没有要去用餐的意思。
在灯光明亮的办公室内,一群专家学者围在那保存完整的三千多年前的简牍旁,眼神中满是震惊与疑惑。
简牍散发着古朴的气息,但其上的文字却似刚刻上去不久,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他们有的戴着眼镜,凑近仔细端详,有的则紧皱眉头,托着下巴沉思。
许久,一位白发苍苍的文字鉴定专家率先开口,声音带着颤意,“这文字确实是周朝的籀书,从字体结构和书写习惯都能确定。”
一个老教授戴着老花镜,颤抖着双手轻轻抚摸简牍,眼中又是惊喜又是惊愕,“这一卷,记录的是一首关于祭祀水神的诗歌,诗句整齐,韵律和谐,确实是周朝遗风。”
“没错,这一卷写的是女子怒骂负心汉,里面出现了许多颇具特色的复音词,还使用了大量的重言叠字来增强意境,这就是《诗经》语言艺术的突出特征。”
“可这竹简上的刻迹实在新鲜,仿佛刻刀才离开片刻,这完全不合常理。”
另一位老专家也嗫嚅着说:“按常理,历经三千多年,刻迹早该模糊不堪,可这……实在新鲜得不合常理。”
“确实如此。”
众人纷纷点头,目光又落在那清晰新鲜的刻迹上,眉头拧成了疙瘩。
年轻的工作人员皱着眉头,推了推眼镜,提出自己的疑问:“会不会是有什么特殊的保存环境,才让刻迹保持这样的状态?”
话音刚落,一位资深学者就否定了这个想法,“以目前己知的保存手段,根本无法做到历经三千多年还让刻迹如此新鲜。”
“那有没有可能,这根本不是什么周朝的简牍,而是现代人模仿刻写的?”
“籀文以笔画粗壮、结构复杂为显著特点,具有强烈的象形和象征意义。这字形放在现代是极具抽象性的,一般人依葫芦画瓢都困难,更别说要写出如此符合时代特性的诗词。”
“无论从文字书写,还是文字内容,都是周朝的简牍无疑,可这刻写痕迹如此新鲜,总不可能是穿越来的吧?”有人提出了大胆的猜测。
“听说过人穿越的,没听说过物品自己穿越的,这听着就不合理。”
“可这简牍,就是处处透着不合理啊。”
大家争论不休,最后决定对简牍进行更深入的检测,包括碳十西测定、成分分析等。
一众专家学者期待着科学能解开这神秘简牍的谜团,探寻出那跨越三千多年却依然新鲜刻迹背后的真相。
而坐在办公室角落里的能可,只能可怜兮兮的抱着高唱空城计的肚子,默默的往嘴里灌白开水。
不想错过《网友遍布古今,我惊呆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