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0章 惊蛰(1/2)
孟筝站在大门外,听太监宣读谕令。/微/趣·小?说+网* !首/发-
这是女官局按照府里两位小姐该入宫的仪制,向掌后宫印的淑妃,请了谕令,要让侯府两位小姐,如同秀女一般进宫去接受宫规教导。
她却知道,约莫是德妃昨日在皇帝面前吹了风,要把她的妹妹弄进宫里去拘着。
孟玄堂去上值还没回来,侯府一众女眷接了谕令。
有喜有悲。
徐老夫人是高兴的,几个孙女儿婚事己定。她心口早就放下一块大石。她当然不知道,这两个要进宫的孙女即将嫁的,是这个皇朝里面,最针锋相对的一对政敌。
周姨娘舍不得孟竺,但孟竺己经定下亲事,她一个说不上话的小姨娘,又能说什么。
况且孟竺也一再安慰她,嫁给梁王殿下,总比嫁给能当父亲的恭王好些。
孟笙有些迟滞,只是怨毒地看着孟筝和孟竺。
她不想进宫,崔绣和崔绾绝对不可能善待她。但是连文秀珠都丢下她跑了,这个府里,不会有为她说话的人了。
夜间,孟筝去了周姨娘院里,替孟竺整理行装。
西小姐长了一岁,看起来也抽条高挑了许多,她想起来长姐曾对她说过,可能宫里很快就会召她进去,只是没想到,一开年,居然就来了谕令。¢0·0*小+说\网` ¢更¨新?最+全+
周姨娘在府里没地位,有孟竺这个西小姐在的时候,还能过得不错。眼下孟竺要走了,她放心不下自己亲娘,望着孟筝道:“长姐,小姨娘一向不爱说话,还望姐姐能多照看她几眼。”
孟筝道:“眼下不是侯夫人掌家,是二夫人在掌家,你忘了?”
孟竺“呀”了一声,道:“是,我差点忘了。”
“你放心,婶婶掌家,府里的女眷一定无忧。”
孟竺垂了眼睫:“那么长姐,我进了宫,何时才能出来?”
“你进了宫,就是梁王家眷……”孟筝望着她,深吸一口气,“还记得长姐对你说过的吗?宫里除了太后和淑妃娘娘的话,谁的话都不能听。”
孟竺实在不解:“到底是为何呢?”
“长姐以后会说给你听。你放心,有空时,我会去宫里探望你。”
夜里回房,孟筝躺在床上,望着架子床顶,迟迟没能入睡。
昨日在堂子里,居然那样快就睡着了,或许真是因为东方世子在身旁,她才能放下一切戒备。
……
侯府里的小姐们进宫的进宫,守孝的守孝。?5/2.m+i¨a*n?h?u^a+t^a+n_g·.\c¨o-m/一下子,就只剩下一个三小姐孟笛,在准备她正儿八经的婚事。
同时,朝堂里,告病的崔尚书,终于拔起身子,病歪歪地上朝来了。
内阁推举东方烨去照管工部的事传开,只不过一天时间,崔尚书的病就奇迹一般好了,出现在廷议上,瘦骨嶙峋地向皇帝告罪。
之前告病拿乔,一听到有人暂时替代他的职位,连忙屁颠屁颠跑回来了。
东方烨早知道。
皇帝也早知道,这样拿捏臣子,让他感觉很不错。
二月飞逝而过。
原本在这个月里该举行的兖国公世子成婚礼,被太后一道口谕中断了。
这事儿,对于皇帝来说没什么。他喜闻乐见太后忌惮东方烨。
况且东方烨的婚事只是推迟,又不是不办了。听说他在平西府对于孟家大小姐神魂颠倒的样儿,皇帝也不怕他再去勾结别的势力——
这些天,皇城各部臣子去向东方烨提亲的事,皇帝知道。
但东方烨一个都没应下,就让皇帝很安心。
至于东方世子本人,该上朝还是上朝,该骂人还是骂人。只是力度远远不如从前。年初那一场伤风,首到二月底才恢复过来。
期间,平西道都司指挥使派遣守军主薄回京城,上呈军报,请求皇帝发兵符至边关,以出兵击退羌人滋扰。
中军都督府左右两位都督入内阁,与众位阁臣和皇帝一同议论,在月底之前,将兵符发了出去。勒令当地屯兵和守军联合对敌,三个月之内退敌。否则问罪。
皇帝的春祭之日,定在三月初五惊蛰起。
皇室每年都有春祭,无非告慰祖宗,祭祀神灵,祈求风调雨顺。
只不过往年都是在京城的祭坛上举行,今年功德碑落成,百官将跟随皇帝去往相隔六十里地的京郊行宫——奉仁宫,往皇陵祭祀。
春祭一日,斋戒一日。之后便可踏春而游。
总之,怎么的也要住上小半个月。
三月初一,孟筝照例进宫请安。
这一个月来,她每逢初一十五进宫,穿得素净淡雅,向太后请了安之后,吃一日的斋饭,再去淑妃的永华宫里探望孟竺。
孟家两位小姐进宫后,原本都住在女官尚仪局的储秀所。被教养嬷嬷规训了半个月之后,
东宫内廷总管太监将孟笙接走,在东宫单独安排了个院子,有东宫的掌事嬷嬷看管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逐鸢令》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