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一章 爷爷又来摘桃子了(2/2)
第五…”
朱瞻基顿了顿,“我要爷爷题写《大明周报》的报头。”
朱高炽倒吸一口凉气:“这…这条件太…”
“爹放心,”朱瞻基狡黠一笑,“爷爷会答应的。”
可不是嘛,为了钱也得答应啊。
三日后,乾清宫。
朱棣看着孙子的条件清单,突然哈哈大笑:“这小子,比你会讨价还价!不仅要了这么多条件,还要军权。”
他指着第五条,“最后还让朕题写报头?这是要把朕明晃晃的绑在他的战车上啊!”
朱高炽暗地里略带无语,这还用的着绑?那战车不正是您在驾驶嘛。
不过表面上,朱高炽却装作战战兢兢的说道。
“儿臣这就去训斥他…”
“不必!”朱棣大手一挥,“拿笔墨来!”
当朱棣挥毫写下“大明周报”西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时,在一旁伺候的夏原吉忍不住小声提醒:“陛下,这报刊若不受审查,万一…”
“万一什么?”朱棣吹干墨迹,“你以为朕没看过?那上面写的农事、商道,哪条不是利国利民?至于那些诗词小说…”
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总比让百姓私下传抄禁书强。”
夏原吉恍然大悟:“陛下圣明!这是以正视听啊!”
圣旨颁下那天,整个南京城都轰动了。
御赐“皇明御膳楼”的金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大明周报头版刊出朱棣亲笔题写的报头。
听风卫正式换装,流云服上的朱雀纹昭示着天子亲军的身份。
茶馆里,几个商人正在热议。
“听说了吗?现在驿站八百里加急送报纸,比军报还快!”
“何止!我亲戚在应天府当差,说往后各级衙门都得设'读报亭',每月考核官吏都会对'读报亭'的百姓宣传进行考核调查!”
最兴奋的莫过于李文昌。
当他看到编辑部门口竖起“皇明印书馆”的御赐匾额时,这个屡试不第的老举人竟哭得像个孩子。
“殿下…”他哽咽着对朱瞻基说,“从今往后,咱们这报纸就是'钦定'的了!”
朱瞻基笑而不语。
这事也算是一举多得了。
老爷子得到了稳定的财源和舆论阵地,他获得了官方背书和发展空间。而最大的赢家,或许是大明千千万万的百姓——他们终于有了一个获取知识、表达声音的合法渠道。
这几乎就相当于是大明版的精简蚪音。
当最新一期《大明周报》被快马送往全国各地时,头版社论这样写道:“圣天子开明,许民间办报以通上下之情。皇太孙创新,借工商之道行教化之功…此诚千古未有之盛事也!”
夜色中,朱瞻基站在御膳楼顶楼,望着满城灯火。
柳如烟为他披上流云披风,轻声道:“殿下,冷。”
朱瞻基握住她的手:“不冷。你看这万家灯火,很快就会因为我们的努力,变得更亮一些。”
远处钟楼上,更鼓声声。
不想错过《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