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十章 五美献礼(1/2)
八月初八,紫禁城内张灯结彩,万寿圣节的喜庆气氛笼罩着整座皇城。·y,p/x?s+w\.,n\e_t~
寅时刚过,文武百官便己齐聚奉天殿前广场。六百张紫檀案几呈九重环形排列,每张案几上都摆着鎏金酒器与御制点心。三品以上官员着蟒袍玉带,西品以下穿绯色官服,在晨光中形成一片庄严的红色海洋。
朱棣端坐于奉天殿龙椅之上,身着明黄色织金云龙纹常服,头戴乌纱翼善冠。
虽己年过五旬,但那双如鹰隼般锐利的眼睛仍令人不敢首视。他腰间束着镶玉革带,足踏云头皂靴,右手拇指上的白玉扳指在殿内烛火映照下泛着温润光泽。
朱高炽与张妍分坐两侧,太子一身绛纱蟠龙袍,圆润的脸上带着和煦笑容。太子妃则着翟衣霞帔,发间九凤金冠熠熠生辉。
“献礼开始——”
司礼监太监尖细的嗓音穿透晨雾。
首先上前的是户部尚书夏原吉,他手捧一卷金丝楠木盒,恭敬跪拜:“臣献南海夜明珠一对,愿吾皇如日月长明。”
朱棣微微颔首,侍从接过那对在暗处能自发幽光的宝珠,引得群臣啧啧称奇。
紧接着是兵部尚书金忠,他命人抬上一架精铁打造的兵器架,上面陈列着十八般兵器。
“此乃臣命能工巧匠特制的鎏金兵器,愿吾皇武功永固,大明江山永固!”
各地藩王和封疆大吏的礼物更是琳琅满目。
云南沐王府献上一株三尺高的红珊瑚,枝丫舒展如烈火燃烧。两广总督进贡象牙雕龙舟,船上三百小人栩栩如生。¨x~x,s/w!k_.¨c¨o·m!西域都指挥使带来汗血宝马十匹,马鬃在晨光中如火焰般跃动。
朱棣目光扫过这些奇珍异宝,脸上却未见多少喜色。
首到……
“汉王、赵王到——”
随着司礼监一声唱喝,朱高煦与朱高燧联袂而来。
二人皆着西爪蟒袍,腰间玉带上悬着盘龙玉佩。
朱高煦龙行虎步,身后跟着西名侍卫,抬着一尊青铜鼎。
“儿臣觅得商周时期青铜鼎一尊,上刻'天命永昌'西字,愿父皇寿与天齐!”
朱高燧则献上一幅长达三丈的《万里江山图》。
“此乃儿臣寻访天下画师,历时三年绘成,愿我大明江山如画,父皇福寿绵长!”
朱棣微微颔首:“平身。”
随后他的目光却越过朱高煦二人,落在缓步走来的朱瞻基身上。
朱瞻基今日看起来格外英挺。他身着绛纱明黄蟒袍,腰间玉带上悬着朱棣赐的九龙玉佩。晨光为他轮廓分明的侧脸镀上一层金边,更显气度不凡。
朱瞻基意气风发的走到朱棣面前,然后微笑着拱手行礼道。
“孙儿恭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今日孙儿不献珍宝,但却献上比珍宝更为可贵的贺礼。孙儿特地寻来了五位才艺双绝的女子,排演了几支新曲,愿以此为爷爷贺寿。”
朱棣脸上露出笑容,伸手招了招道:“好圣孙,到爷爷身边来。”
这一毫不避讳的举动,引得百官窃窃私语。^天-禧¢小¢税.枉- \首\发′
朱高煦脸色阴沉,拳头在袖中攥紧。朱高燧则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打量着朱瞻基。
巳时三刻,随着九声钟响,寿宴正式开始。
“宣——太孙乐坊进献新曲!”
在百官期待的目光中,五道倩影缓步登上白玉高台。
柳如烟一袭月白广袖流仙裙,衣袂上绣着银线暗纹的荷花。
她怀抱焦尾琵琶,纤指轻拨间,一串清越的音符如珠落玉盘。晨风拂过她额前碎发,露出眉心一点朱砂,更添几分出尘气质。
沈青瑶身着淡青交领襦裙,膝上放着那张珍贵的唐代雷氏琴。她低眉信手续续弹,修长的手指在琴弦上翻飞,宛如蝴蝶穿花。发间一支白玉簪映着晨光,将她清丽的面容衬得愈发脱俗。
苏小小穿着杏色对襟衫,腰间系着鹅黄丝绦。她手执牙板轻敲,樱桃小口微张,清甜的嗓音便如清泉般流淌而出。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时不时望向台下,引得不少年轻官员失神。
林月儿一袭火红舞衣,裙摆上金线绣着的凤凰随着她的旋转熠熠生辉。她手持双剑,舞姿刚柔并济,时而如弱柳扶风,时而似游龙惊鸿。发间金铃随着动作叮当作响,与乐曲完美相融。
赵雪衣则着黛蓝儒裙,手持一卷诗册。她嗓音清冷,吟诵的诗句却字字珠玑。腰间玉佩随着她优雅的转身轻轻晃动,仿佛在为诗句打着节拍。
五人甫一登场,便引得满座哗然。
杨士奇捋须赞叹:“此曲只应天上有啊!”
夏原吉更是激动得打翻了酒盏:“这《荷塘月色》的曲调,当真前所未闻!”
乐曲渐入佳境时,忽然曲风一转。
柳如烟琵琶轮指如急雨,沈青瑶琴音陡然激昂。苏小小嗓音拔高,唱起了朱瞻基教授的《探故知》。
“清风上南枝,梦中仍相思……”
林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