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章 鸽子市(2/3)
即使父亲知道李庆民力气很大,但他也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受累,全部还是自己背着。
父亲说道:“不用,没事。”说完就往外走去。
外面的天色还特别的昏暗,时间可能只有4-5点多吧。父亲手里拿了一大片竹片子,另一只手上拿着一小把竹片子,己经点着火了。看来家里没有手电筒,只能用这个照明了。李庆民跟在父亲的身后,一首默默地向出村的小路走去。路上不停的换着竹片来照明道路。
两个人走了大概近一个小时,李庆民对外面的环境也不是很熟悉,李庆民不知道这里是哪里,只能转头对父亲说道:“爸,这里是哪里呀?”
父亲说道:“这边靠近红星大队了。再往前走1km左右,有个小山坳口,那边就是鸽子市。这个位置是在几个村子的中间范围,而且再往前走个七八公里,也到了红星公社了。”
这样两人再走了有十几分钟,终于到了父亲说的那个鸽子市。到那里的时候天色己经是蒙蒙亮了。
整个鸽子市还是蛮大的,大概有近50米的长度,两边摆了一些东西在售卖。中间有很多行人在走动,有来卖东西的,也有买东西的人。
箩筐里面摆的大多是瓜果蔬菜、一些旧书、旧报纸等。李庆民看到了一些卖鞋子和衣服的,不过看样子都是一些旧衣服、旧鞋子。往前走还有一些卖针头线脑、烟丝、烟叶等的。
李庆民跟着父亲往里走去,刚好看到一个卖大白菜的人己经收摊准备走人了。父亲走了上去,和那人打了个招呼,顺手帮那人收拾了一下,再把自己的箩筐放在那里。李庆民也跟着父亲在后面站着看了起来。
这样打量了有十几分钟,李庆民看到了也有几个像大厂采购的人,具体的这些人的来历还是不清楚。
不过这难不倒李庆民,他跟父亲说了一声,想在这附近走一走看看。父亲同意后,李庆民在这条街逛了起来。
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市场中,李庆民用意念扫描的周边的人,也是发现了有几个人值得关注或者沟通一下。首先是一位身着一套干净的中山装,衣服上没有一个补丁,家里的生活条件应该是很可以的。而且他每到一个摊位前,他都会仔细地查看商品,不时与摊主交谈几句,进一步了解情况,他的衣服里面有一个工作证,写着采购部采购员张康华。
还有一人则是穿着一件略显宽松的衬衫,衣服上虽然没有补丁,但也能看出有些许磨损。他的神情较为随和,嘴角总是挂着淡淡的微笑。有看到合适的也会上前跟摊主沟通。这个人的裤子口袋里也是有一张工作证,写着首都医学院采购处办事员吴国强。
最后是那位让人有些让人看不懂。他的身材魁梧,肌肉线条分明,手上布满了厚厚的茧子。他的穿着简单朴素,却透露出一种坚韧和力量。他在鸽子市里走动时,他的目光敏锐,时刻保持着警觉,仿佛在提防着什么潜在的危险。这人也没有买东西,就是在市场上时不时走动,他对周围的人和物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似乎不愿与他人过多接触。
李庆民走到转角的大树后面,从空间里面拿出了一件厚一些的衣服,给自己套上,外面在套上大哥的衣物。再拿出来了一块毛巾把脸遮上。变装之后背上背篓,然后再次向鸽子市里面走了过去。
他先是找到了轧钢厂那个采购员张康华,在他侧面轻声的问了一句:“同志,野味你这边要不要?”张康华有点诧异的看向这个只有1.2米的人,有点搞不清,这是一个小孩子还是一个大人,听他说话的声音又特别的像是一个二十西五岁的青年人。看身高有感觉不像,李庆民现在是用上了口技。他没有想到这么快配音演员的技能就使用上了。
张康华没有多问其他,说道:“同志你有多少?”李庆民找过来的时候己经在背篓里面放了有6只野兔,两只野鸡。
李庆民跟张康华来到角落边,把背篓给到他看,说道:“一共6只野兔,两只野鸡,大概有40斤左右。你能给什么价?”
张康华看到野鸡的时候还是特别开心的,毕竟是活着的。活着的话就很好带回去,现杀的那个领导不喜欢呢。
张康华说道:“你要钱还是要别的?”
李庆民说道:“要钱加票吧。你有什么票?”
张康华从身上掏出了一叠票据,里面有糖票、鞋票、副食票、火柴票、肥皂票、甲级烟票、乙级烟票等,还是蛮多的。
李庆民看着这些东西说道:“要一斤糖票、一个肥皂票、再来一份能购买手电筒的工业券。”
张康华从里面抽出一张一斤的糖票,一张肥皂票,还有一张工业券。张康华说道:“一张糖票算你1.2元,肥皂票算你5毛,工业券给你算3元。合计4块5。猪肉大概是7毛钱一斤,但是因为要票,你这些的话不要票,我算你1块2一斤。”
说完,他也拿了一把秤出来,给里面的野鸡野兔称了一下。一共42.8斤,去掉背篓的重量还剩下41斤。41斤×1.2元=49.2元。49.2元-4.5元=44.7元。
张康华从另外一个口袋里面出了4张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年代57:从带领家人进城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