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7章 天人神迹与到达目的地(2/2)
的芭蕉蒸煮后捣成泥matoke酿制成的所谓啤酒mbege要可口几个数量级。尤其是自己这种自天而降的神迹,让笃信神灵的部落人不是惊为天人了,就是认作天人了。要不是怕引起洋人警觉,王月生绝对不会制止部落人对他的顶礼膜拜的,那一刹那的感觉真是不错。
至于已经将王月生视为天人的部落一众,不但兴冲冲地为王月生一行提供渡河帮助,还要派人将他们护送到湖对岸的下一个部落,然后让下一个部落的人探险队接力棒地传递护送到终点。当然,部落长老也暗示了,希望王月生可以在那些部落也展现他的天人神迹。
王月生一行乘部落的独木舟用了三天时间,穿越坦噶尼喀湖,到达了对面刚果的阿尔伯特维尔(后世的卡莱米)。湖上的三天两夜里最大的危险来自可能的河马群夜间攻击船只、或者3月雨季尾声突发的雷暴天气。雷暴天气是纯粹凭借运气躲过。,至于河马和大鱼的攻击,不知道是不是王月生拍脑袋想的用后世驱鲨剂真的起了作用。反正当湖面晨雾弥漫,鱼鹰俯冲捕猎,西岸刚果雨林如绿色高墙压境时,众人都知道这段大湖上的航程就算有惊无险地度过了。
王月生不欲惊动对面的比利时人,因此让部落船夫将登岸地点改到了城镇以外、更靠近当地巴特特拉族部落的地方。然后就在通加族陪同手舞足蹈的介绍并避开探险队去部落展现神迹后,被当地部落接手传递活动,此刻王月生感觉自己就像后世的奥运圣火。
根据后世地图,王月生挑选了一条后世被辟为道路的小径,避开了此时为数不多的几个比利时人殖民据点的路线,先是沿卢阿拉巴河(刚果河上游)支流航行以避开密林,然后上岸在雨林中穿越约200公里,到达本凯亚附近后,探险队自己不露面,由当地脚夫进镇补充物资,随后向西南进入加丹加高原,行进约150公里后,到达了王月生最后的目的地。此时已到了5月中旬。
1898年5月,比利时利奥波德二世统治的“刚果自由邦”的加丹加省,比利时的殖民势力实际控制还限于少数据点,如伊丽莎白维尔(后世的卢本巴希)。此刻,近百人的中犹联合探险队正站在一处高坡上。此地处于后世有名的几个矿业重镇jadotville(后世的likasi)以西20公里,kambove以南20公里,lubumbashi西北145公里,靠近后世刚果(金)与赞比亚边界。
比利时殖民势力尚未抵达,当地还是一片热带稀树草原与丛林过渡带的原始部落区,以班图语系的拉拉族和本巴族部落为主,人口约数百人,散居在泥屋村落中。主要生活方式是农业上依赖季节性降雨进行刀耕火种,种植木薯、高粱。非下种和收割期则捕猎羚羊、疣猪,采集野生蜂蜜与药用植物。还有小规模冶铜业,主要是利用地表铜矿脉制作工具与饰品,技术停留在石器时代晚期。
现在是旱季末期,日均温25-30°c,昼夜温差大,植被呈枯黄色,河流水位较低。象群、狮、豹活跃于周边,村民须设陷阱与篱笆防护农田。疟疾与昏睡病(锥虫病)流行,部落依赖草药与巫医治疗。
上百人的队伍这几天忙于砍伐林木,平整场地,挖防护壕沟,搭建帐篷和了望台。甚至中国人在利用祖传的天赋去打井,犹太人则按照他们的卫生标准去找合适的地方设立厕所和浴室。附近部落的非洲人在四周警惕地观察着这一群人。 他们从其他部落口中得知,挺远的地方偶有阿拉伯-斯瓦希里奴隶贩子或欧洲探险队途经,用布匹、枪支交换象牙与铜器,还有些比利时天主教传教士在周边部落建立简易教堂,但都没有靠近过这里。近百年来其他部落的口口相传已经让他们对外来的白人、火枪和他们的凶残及蛮不讲理深刻在心,此时并无挑衅甚至攻击的意图,只是盼望着这些人能尽快离开。
不想错过《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