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 第137章 消弭曼德拉效应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7章 消弭曼德拉效应(2/3)

目录
好书推荐:

王治秋 签发

第二份文件是《新疆拜城县克孜尔千佛洞抢救性考古调查报告》

编号:xj-kz-1979-001

调查时间:1979年5月15日-8月20日

调查单位:国家文物局西域考古队、中科院地质研究所、新疆军区工兵第12团

一、调查背景

!根据1978年12月《关于申请对新疆拜城县克孜尔千佛洞地区开展抢救性考古调查的汇报材料》(编号xj-kz-1978-012)指示精神,本队对克孜尔千佛洞西岸崖壁区72处封堵洞窟进行系统性发掘,重点验证晚清护宝工程的技术特征及防御装置遗存。

二、调查方法

无损探测

使用苏联产ГnП-1型地质雷达扫描封堵墙体结构。

对第17、24、38号洞窟实施红外热成像壁画层无损检测。

分层揭露

采取"十字探沟法"逐层清理封堵墙体,全程录像记录。

排爆作业

新疆军区工兵排使用瑞典产ffv-013金属探测器定位疑似爆炸装置。

三、主要发现

1. 封堵墙体构造(图1-1至1-3)

材料分析:

墙体由波特兰水泥(经xrf检测含62%硅酸三钙,符合1890年代英国标准)、竹节钢(直径12mm,表面锻打鱼鳞纹)及木扎提河砾石构成,确认为早期钢筋混凝土结构。

工艺特征:

水泥浇注层内嵌垂直钢条间距18cm,水平向用骆驼皮条捆扎钢筋,与1889年法国埃菲尔铁塔铆接工艺存在相似性。

2. 诺苏文警示标识(图2-1)

位置:第24号洞窟封墙东南角,距地面1.2m处。

铭文内容:阴刻彝文(诺苏方言)"?????"(音:nga mop mu do xi,意:地雷危险)。

文字断代:笔划间残留朱砂颜料,经质谱检测含滇南辰砂成分,与云南东川府1897年矿务档案记载的朱砂贸易路线吻合。

3. 定向雷装置(图3-1至3-5)

分布规律:共清理出19具定向抛射装置,集中分布于第8、17、38号洞窟入口坡道,呈30°夹角交错布置。

构造解析:

外壳:铸铁铸造,长38cmx宽22cm,内壁衬新疆地产石棉片(厚5mm)。

抛射药:黑火药(75%硝酸钾+15%硫磺+10%木炭)与莫辛纳甘子弹发射药混合装填。

破片层:嵌入碎瓷片(经比对为喀什噶尔窑青瓷)、生铁钉及狼牙骨刺。

触发机构:改良自坎儿井辘轳棘轮装置,绊发线采用和田蚕丝浸羊油防腐处理。

四、关键数据

项目 第8窟 第17窟 第38窟

封墙厚度 1.2m 0.9m 1.5m

钢筋密度 7根/㎡ 5根/㎡ 9根/㎡

定向雷射角 28° 32° 25°

最大抛射距离 22m(实测复原) 18m(实测复原) 25m(实测复原)

五、多学科分析

1. 材料溯源

水泥样本中检出微量滇越铁路(1903年通车)工程特有的红河砂岩成分,证明材料运输路线与王月生商队活动轨迹重叠。

钢筋锻打纹路与1895年汉阳铁厂早期产品高度相似,但碳含量(0.25%)低于同期汉阳铁(0.35%),疑为掺入西域铁矿特有杂质所致。

2. 文字学考证

诺苏文铭文采用四川凉山地区1902年才规范化的"音节文字",但部分字符呈现云南武定县1930年代手写变体,存在时空矛盾。

3. 武器技术史

定向雷抛射原理与美国m18 claymore(1960年列装)相似度达78%,但触发机构基于晚清山西铁匠铺常见捕兽夹改造,形成独特的技术杂交特征。

六、结论与建议

历史价值重估

本次发掘证实,晚清边疆民间防御体系的技术水平远超既往认知,王月生护宝工程堪称"亚洲最早的系统性文物防护案例"。

紧急保护措施

对暴露的钢筋混凝土墙体喷涂德国remmers kse 300保护剂(已在莫高窟试用)。

设立500米军事禁区,防止未爆装置引发安全事故。

后续研究方向

追踪王月生商队与同期列强在华工业间谍活动的潜在关联。

研究诺苏文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路径,需赴云南弥勒市进行彝族家谱调查。

附录:

附录a:封堵墙体结构测绘图纸(1:50)

附录b:定向雷火药成分检测报告(中科院化学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