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9章 首要之务,民心与钱粮(1/2)
退朝的钟声,终于响起。~8*6-z^w^w^.`c*o`m*
太极殿上的文武百官们,带着满脑子的震撼与思绪,缓缓散去。
今日朝会上发生的一切,如同一场剧烈的地震,将他们固有的认知,冲击得支离破碎。
而风暴的中心,太子李承乾,却没有丝毫停歇。
李承乾直接在东宫的偏殿——崇文馆,设立了“关中农田水利督造总司”的临时官署。
刚刚领命的户部尚书戴胄与工部尚书段纶,甚至还没来得及回到自己的衙门,便被太子“请”到了这里,一同议事。
长孙无忌则以“需与吏部堂官商议遴选官员事宜”为由,暂时告辞,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国舅爷需要时间,去消化今日发生的一切,并重新评估自己的外甥。
崇文馆内,热茶刚刚奉上。
李承乾却没有半点寒暄的意思,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戴尚书,段尚书,时间紧迫,孤便不绕圈子了。”
李承乾的目光,首先落在了户部尚书戴胄的身上。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兴修水利,雇佣民夫,每日所需钱粮,皆是天文数字。”
“孤想知道,以我大唐国库目前之储备,能支撑起多大的工程?”
这是一个最核心,也最现实的问题。
戴胄显然早有腹稿,他放下茶杯,神色凝重地回答道:“回禀殿下。自贞观以来,休养生息,国库确有盈余。”
“但若要支撑起覆盖整个关中的水利大计,并且还要应对可能到来的大旱与蝗灾……说实话,仅凭国库,压力巨大,恐难以为继。”
这位以清廉耿直著称的户部尚书,没有丝毫的隐瞒。
“孤明白了。”李承乾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
李承乾继续说道:“所以,我们的首要之务,并非立刻开工,而是……找钱,找粮。¢搜_搜.小·说·网, !更/新,最,快^”
“找钱?找粮?”戴胄和段纶都愣住了。
国库都没钱,还能去哪里找?总不能……总不能去抢吧?
看着两人困惑的表情,李承乾微微一笑,从书案上,取出了另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书。
“戴尚书,你且看此物。”
戴胄疑惑地接过文书,展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大字:《大唐皇家第一劝农债券发行章程》。
“债……券?”戴胄看着这个闻所未闻的词语,满脸茫然。
“不错,债券。”李承乾耐心地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朝廷,或者说,是我们这个‘水利总司’,向民间‘借钱’。”
“这章程上写明,我等将面向长安城内的富商、豪族,乃至普通百姓,发行这‘劝农债券’。”
“他们可以用钱,也可以用粮食,来购买。凡购买者,皆可得到一张盖有东宫及总司大印的凭证。”
“待到三年之后,水利修成,关中丰收,朝廷财政宽裕,他们便可凭此债券,向朝廷兑付本金。”
“并且……”李承乾加重了语气,“……还能额外得到一成的‘利息’作为回报!”
“一……一成利息!”戴胄的手,猛地一抖。
他被这个全新的概念,彻底震惊了!
向民间借贷,并支付利息!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自古以来,朝廷只有向民间收税、征发的道理,哪有反过来向百姓借钱,还给好处的?
“殿下!此事……此事恐怕不妥!”戴胄立刻反对道,“朝廷乃天家威仪,怎可如商贾一般,行借贷之事?有损国体!再者,若是到期无法兑付,岂非失信于民,动摇国本?”
“戴尚书的顾虑,孤明白。”李承乾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求+书.帮¢ *已*发-布~最,新~章?节/
“其一,此债券,非是以朝廷名义,而是以我东宫及水利总司的名义发行,一切债务,由孤一力承担,绝不牵扯朝廷国体。”
“孤,是在用我这个太子的‘信誉’,来为万民做保!”
“其二,关于兑付。”
“戴尚书难道对‘以工代赈’之策没有信心吗?”
“对关中水利修成之后,粮食增产,赋税大增的前景,没有信心吗?”
“孤有!”李承乾的眼中,充满了强大的自信,“这笔买卖,对百姓而言,是安稳的收益;对朝廷而言,是解了燃眉之急;对我等而言,则是撬动民间财富,用以兴办国家大业的杠杆!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李承乾看着依旧在震惊中挣扎的戴胄,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而且,孤还会在章程中,加入一条。”
“凡购买债券,数额巨大者,孤,可以其本人,或其子侄之名,刻碑留念,立于未来建成的水渠之畔,彰其‘乐善好施,利国利民’之德行!此等青史留名的荣耀,千金难换!”
名利双收!
既能赚钱,又能博一个好名声,甚至能让自己的名字,和太子殿下的不世之功,一同流传后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