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魂穿崇祯:我激活暴君模拟器 > 第75章 燧枪列装,操典革新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5章 燧枪列装,操典革新(2/3)

目录
好书推荐:

的陪同下,来到京营训练场。此时,士兵们正在进行燧发枪的基础训练。

"装填!"教官高声喊道。

士兵们笨拙地打开枪机,倒入火药,塞入弹丸,动作缓慢而不协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太慢了!"教官厉声呵斥,"敌人已经冲到你们面前了!"

崇祯观察了一会儿,转向秦翼明:"看来训练难度确实不小。"

"是的,陛下。"秦翼明回答,"士兵们需要完全改变以往的习惯。不过,臣相信,只要训练得法,他们很快就能适应。"

"陛下,臣有个想法。"宋应星突然说道,"我们可以设计一套标准化的动作口令,将装填、瞄准、射击的过程分解成几个固定步骤,让士兵反复练习,形成肌肉记忆。"

"有道理。"崇祯点头赞同,"就像操典上说的'齐步走'一样,将复杂动作简化为固定口令和动作。"

"正是此意,陛下。"宋应星兴奋地说,"臣回去就着手设计这套口令和动作。"

"还有一个问题,陛下。"秦翼明补充道,"燧发枪射速更快,我们需要研究新的战术队形。传统的三段式队形可能需要调整,以充分发挥燧发枪的优势。"

崇祯思索片刻:"这个问题,可以让讲武堂的教官们好好研究。朕记得西方有种'线列战术',专门针对火器部队设计,或许可以借鉴。"

"陛下博闻强记!"秦翼明惊叹道,"臣这就命人查阅相关资料,研究适合我军的战术队形。"

就在这时,训练场上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一名士兵的燧发枪突然哑火,他正手忙脚乱地检查枪机。

"停!"教官大喝一声,"所有人,立正站好!出现故障的,举手示意,等待检查!"

崇祯看到这一幕,若有所思:"看来,除了基本操作,我们还需要教会士兵如何处理各种故障和紧急情况。"

"陛下明鉴。"秦翼明恭敬地说,"臣会将这些内容都纳入新操典中。"

回到紫禁城后,崇祯立即召集秦翼明、宋应星和讲武堂的几位教官,商讨《新编步兵操典》的编撰事宜。

"这部操典,必须详尽而实用。"崇祯强调道,"从最基础的燧发枪构造和维护,到装填射击的标准动作,再到各种战术队形和协同作战,都要有明确规范。"

"遵旨,陛下。"秦翼明领命道,"臣会亲自督导编撰工作。"

"还有一点,"崇祯补充道,"操典中要特别强调射击纪律。燧发枪威力大、射速快,如果纪律松散,不仅浪费弹药,还可能造成友军伤亡。"

"陛下所虑极是。"一位讲武堂教官说道,"臣等会在操典中重点强调'不得擅自击发'、'严守射击口令'等纪律要求。"

"很好。"崇祯满意地点头,"朕期待这部操典早日完成,为我大明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

接下来的日子里,讲武堂的教官们日夜兼程,编撰《新编步兵操典》;秦翼明则亲自督导御前侍卫亲军的训练;宋应星和军械总局的工匠们则根据士兵反馈,不断改进燧发枪的设计和弹药生产。

一个月后,崇祯再次来到训练场,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喜不已。

"装填!"随着教官一声令下,士兵们动作整齐划一,迅速完成装填。

"瞄准!"士兵们举枪,对准远处的靶子。

"放!"一排整齐的枪声响起,靶子上出现了密集的弹孔。

"装填!"士兵们立即开始下一轮装填,动作比一个月前快了不止一倍。

"陛下,您看,士兵们进步很大。"秦翼明自豪地说,"现在他们已经能够在一分钟内完成三轮射击,是火绳枪的三倍速度。"

"很好!"崇祯赞许道,"《新编步兵操典》编得如何了?"

"回陛下,已经完成初稿。"秦翼明回答,"包括基础篇、战术篇和协同作战篇三大部分,详细规定了燧发枪部队的训练、作战和后勤保障等各方面内容。"

"拿来朕看看。"崇祯接过操典草稿,仔细翻阅起来。

操典开篇就强调了射击纪律的重要性,然后详细介绍了燧发枪的构造、维护和使用方法。战术篇则创新性地提出了"三排轮射"战术,即将部队分为三排,第一排射击时,第二排瞄准,第三排装填,轮流进行,保证持续火力。

"这部操典写得很好。"崇祯合上书册,满意地说,"朕准了。立即印发各部队,严格按此训练。"

"遵旨!"秦翼明恭敬地应道。

崇祯又转向宋应星:"军械总局那边,燧发枪的生产进展如何?"

"回陛下,产能正在稳步提升。"宋应星回答,"目前每月可生产约三百支,年底前有望达到每月五百支。弹药生产线也已建成,可以满足现有部队的训练需求。"

"很好。"崇祯点头道,"朕要在年底前,装备至少三千名燧发枪兵。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魂穿崇祯:我激活暴君模拟器》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