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章 临朝会(3/3)
好书推荐:
们礼部和光禄寺的干系,为着就是将来严家反咬铁甲军一口的时候,王爷能拿得出摆上台面的证据。”
李尚书睁着眼睛编瞎话:“到那时候,我们二人和礼部,就是王爷钉死严家的人证。”既然是人证,那就得活着,就不能为这区区国子监的小事顶罪。孔侍郎在身后,暗暗地挑起一根大拇指,心下稍安。阎罗血煞当然没有这么好糊弄,萧亦然神色不变,淡淡地问:“那严家的其余之人呢?为何也会纵容严二荒唐行事,甚至还送进来唐如风这样的把柄与人?”能做到正二品尚书的位子,李元仁的反应自然非同寻常,他从容不迫地回应道:“王爷说得不错,这严二是傻,但严家人和整个天下粮仓个个都长了八百个心眼子,就连严梓木他们都敢杀,要是这严二当真坏了事,严二又如何不能杀?所以……严家人那是故意放进来这唐如风的,这事那就是阳谋。”“说清楚。”萧亦然不耐烦地敲了敲桌案。“王爷您想……世家之所以不得民心,王爷能统兵摄政,不就是因为这天门旧案吗?”李元仁井井有条地分析:“这水可载舟,亦能覆舟。当年的天门关旧案,涉案的犯案的那都几乎死绝了,还不是他们想如何编排就如何编排?一旦王爷拿着唐如风此人,大张旗鼓地兴师问罪,这人就当庭毁供,把先前对王爷说的那套口供临时这么一翻,倒打一耙。严家再把江浙饥荒的帽子,朝您头上这么一扣……民怨遇上军愤,王爷您的位子,还能坐的稳吗?”萧亦然垂眸,面无表情地听他说完:“这唐如风是打算翻供还是毁供,眼下本王尚且不知,可这人却是陛下明明白白亲手送给本王的,照你的这套‘阳谋论’,陛下是要害死本王不成?”李尚书“嘿嘿”地赔了笑,露出个“你知我知”的眼神。……这事不是明摆着的吗?天底下最想杀他摄政王的,除了他们那位小陛下,还能有谁?“可李尚书方才分明说,陛下可是为着秋后饥荒,处心积虑地策划出一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刺杀,要为本王保留下你们这两个人证的。”萧亦然蓦地俯下身,目光如炬,举一反三道:“如此说来,你们二人也可当庭毁供,倒打本王一耙……那你这人证,本王是留,还是不留?”李尚书“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抖若筛糠。他身后的孔侍郎也跟着瘫在地上,结结巴巴地找补:“兴……兴许是,咱们陛下他年纪小,没察觉到严家……严家的阳谋。”“……哦。原来是这样。”萧亦然煞有介事地跟着点了点头,话音一转,“那陛下年纪小,一时不察才落了套,二位大人的年纪,应该不小了吧,怎么二位大人就没有劝阻过陛下呢?还是说,二位大人巴不得陛下借着这阳谋,活生生地害死本王?”“……”再圆满的谎话也有被戳破的时候,地上跪着的两位大人,被他轻描淡写地审出了一身的冷汗,湿透了后背的官服。萧亦然不动声色地盘算着二人方才这一番真假掺半的推脱之言,严家敢送唐如风进中州,其中定有蹊跷。只是不知,沈玥当真是初出茅庐,遭了严家算计,还是故意将这有问题的把柄送进了他的手里。萧亦然站起身来,信步走到二人身边:“太学监生和朝会搅在一起闹得这样难看,你们礼部的人要是都这么安生的出了国子监,怕是也不用等什么民怨,以后谁都能如昨夜这般聚众叫骂两句,来打本王的脸。本王确是有心要放你们一马,人证本王可以留,人心本王也不能不敲打,这能开口说话的人证,留一个也就够了。”他轻轻拍了拍李元仁的肩膀,附耳道:“李大人,本王似乎记得你家三代单传的嫡子还在我漠北帐下随军,眼看着就是琼华宴,若这给本王封号‘阎罗血煞’的大才子到场,想必天下学子无人能出其右,就此入仕,大展鸿图也未尝可知。”说着,他将一物什塞到了李元仁的手里,状似无意地问:“令公子,叫什么名字来着?人活一世,即便不想想自己,也该多为孩子们考虑才是。”李元仁下意识地攥紧了手,转过身对上孔侍郎的双眼。孔侍郎从方才就已吓得半死,见着他回身朝自己走来,勉强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意。下一刻,这笑意就僵在了脸上。“李余庆。犬子名为李余庆。”李元仁面色狰狞地抽出刀,溅了满身满脸的鲜血。萧亦然轻笑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好名字。”孔侍郎仰面倒在地上,抽搐了两下腿,死不瞑目。不想错过《摄政王深得朕心》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