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9章 马岱篇——铁骑余晖(2/3)
。
我连忙谦逊几句,心中却不禁一暖。这些年来,人人都赞马超兄长武艺超群,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我的存在。诸葛亮能一眼看出我的特点,确实非同常人。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马超兄长因旧疾复发未能随军,我则奉命率西凉旧部助战。定军山一役,黄忠老将军阵斩夏侯渊,威震敌胆。我率轻骑迂回敌后,截断曹军粮道,为胜利立下功劳。
那一夜庆功宴上,刘备亲自为我斟酒,称赞道:\"伯瞻用兵如神,真乃吾之樊哙也!\"在场众将纷纷举杯相贺,连一向高傲的关羽也向我点头致意。
酒过三巡,我独自走出帐外,望着北方星空。曾几何时,我们马氏一族雄踞西凉,何等风光。如今却寄人篱下,为他人建功立业。若叔父在天有灵,不知会作何感想?
\"马将军为何独自在此?\"一个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回头一看,正是诸葛亮。
我连忙行礼,随口道:\"只是出来醒醒酒。\"
诸葛亮走到我身旁,也望向北方:\"可是思念故乡了?\"
我一怔,没想到他竟能一眼看穿我的心思。沉默片刻,我老实承认:\"丞相明鉴。岱虽在蜀中受主公厚待,但西凉终究是故乡。\"
\"人之常情。\"诸葛亮轻叹,\"然今天下分裂,民不聊生。我等戮力同心,方能早日还于旧都,实现太平。\"
我点头称是,心中却想:太平?那要多少人的鲜血才能换来?我的家人、我的兄弟、我的族人,已经流了太多血了。
章武元年,刘备称帝,封马超为骠骑将军、凉州牧,我为平北将军。然而马超兄长的病情却日益沉重。每次我去探望,都能看到他眼中的不甘与落寞。这位曾经让曹操割须弃袍的绝世勇将,如今却被病痛折磨得形销骨立。
\"岱弟...我怕是...撑不了多久了...\"一次,马超拉着我的手,气若游丝地说,\"我死后...你要好好...辅佐陛下...为我们马家...争口气...\"
我强忍泪水,郑重承诺:\"兄长放心,岱必不负所托。\"
建兴元年夏,马超兄长病逝,年仅四十七岁。刘备亲自吊唁,追谥威侯。葬礼上,我看着兄长入土,想起少年时与他并肩驰骋西凉草原的情景,泪水终于夺眶而出。
兄长一去,我在蜀汉更觉孤单。虽然官至平北将军,但终究是外姓之将。唯有诸葛亮待我一如既往,常与我商议军事。
建兴五年,诸葛亮准备北伐。出征前夜,他秘密召我至丞相府。
\"伯瞻,此次北伐,关乎汉室兴衰。\"诸葛亮神色凝重,\"我有一事相托,只恐他人不能胜任。\"
我立即抱拳:\"丞相但有所命,岱万死不辞!\"
诸葛亮凝视我良久,才缓缓道:\"魏延勇猛过人,然性情骄矜,常有异志。若我有不测...他必生变乱。届时...需你出手制止。\"
我心头一震。魏延乃蜀汉名将,深受先帝刘备器重,如今镇守汉中,地位显赫。丞相此言,莫非是...
见我迟疑,诸葛亮从案几取出一锦囊递给我:\"内有密计,非到万不得已,不可开启。\"
我双手接过锦囊,感觉重若千钧。离开丞相府时,夜空无月,只有几颗孤星闪烁。我摸着怀中的锦囊,心中翻江倒海。诛杀同僚,非我所愿;但丞相所托,又岂能推辞?
建兴十二年秋,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的消息传来,全军悲恸。我随大军撤回汉中,途中魏延果然不服杨仪统帅,公然抗命。
\"丞相新丧,尔等便欲弃北伐大业乎?\"魏延在军前横刀立马,怒目圆睁,\"我自当率兵继续北伐,谁敢拦我?\"
杨仪据理力争,两人剑拔弩张。我冷眼旁观,知道时机已到。当夜,我按诸葛亮锦囊中的计策,假意支持魏延,取得他的信任。
\"文长(魏延字)将军,马岱愿随您继续北伐!\"我单膝跪地,抱拳道。
魏延大喜,扶起我道:\"有伯瞻相助,大事可成!\"
三日后,当魏延率前锋行至汉中城门时,我按照计划突然发难。
\"魏延抗命不遵,意图谋反,奉丞相遗命诛之!\"我大喝一声,早已埋伏好的刀斧手一拥而上。
魏延惊怒交加,拔剑指我:\"马岱!你竟敢...\"
话音未落,我已一箭射中其坐骑。魏延跌落马下,尚未起身,我的长刀已架在他颈间。
\"文长将军,得罪了。\"我低声道,\"此乃丞相遗命,为蜀汉大局,不得不为。\"
魏延瞪大眼睛,突然狂笑:\"好个诸葛亮!死了还要算计于我!\"笑声未绝,他已猛然撞向我的刀锋,鲜血顿时喷涌而出。
我愣在原地,看着魏延渐渐失去生气的眼睛,心中一片冰凉。这位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的猛将,就这样死在了我的刀下。
回到成都后,虽然朝廷嘉奖我平定叛乱之功,但军中同僚看我的眼神却多了几分畏惧与疏离。特别是那些与魏延交好的将领,更是对我避而远之。
我理解他们的感受。在军人眼中,背后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枭雄独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