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章 阴平预警 - 察边关防御疏漏(2/2)
必将引发冲天大火。
\"快斩绳索!\"王平挥刀劈砍,阿铁已如黑白色流星滚入羊群。熊掌重重拍击地面,地脉磁气震荡激起漫天尘雾,那尘雾中竟悬浮着细小的磁砂,在月光下组成微型八卦图。羊群受惊转向,燃烧的麻绳在焦土上绘出完整的八卦阵图,阵眼处半埋的青铜鼎突然震动,鼎身刻着巴蜀古族的图腾,鼎内羊骨自动排列,拼出泛着血光的巴蜀古篆\"十月有变\",每个字都渗出腥臭的黏液,黏液落地即凝成骷髅头形状的磁晶,仿佛在预示着一场惊天浩劫即将降临。
午后乌云压境,闷雷在天际滚动,云层中的静电与地面磁砂共鸣,形成诡异的蓝光,如同天地间的神秘力量在酝酿着一场风暴。赵云蹲在粮仓前,凝视着蚁群诡异的行进路线。寻常蚁队本该如黑线般笔直,眼前这些却绕出九曲回环,每只蚂蚁的触角都沾满灰白色粉末,那粉末在阳光下闪烁,竟是极细的硫磺粉。\"拿蜜来!\"老将军以蜀地百花蜜为饵,蚁群却如避蛇蝎般四散奔逃,触须摆动间,竟在地面摆出\"火\"字。阿铁好奇舔食蜜渍,突然剧烈打喷嚏,灰白色的硫磺粉末从熊鼻喷出,在青石板上凝成燃烧的\"火\"字,那火焰竟呈幽蓝色,正是石脂火的特征,预示着粮仓中暗藏巨大危机。
\"地窖!\"赵云枪尖挑飞仓门铜锁,腐臭气息扑面而来,那气味中混着甜腻的石脂味与尸体的腐味,令人作呕。二十瓮标着\"粟米\"的陶罐遇空气自燃,三丈高的火焰中窜出幽蓝火苗,陶罐破裂处露出的不是粟米,而是浸泡在石脂水中的人骨,显然是用魏地\"尸油火\"术法炼制的纵火装置。这些人骨上还刻着诅咒的符文,在火焰中若隐若现,散发着令人毛骨悚然的气息。王平急提水桶,被老将军厉声喝止:\"此乃水浇不灭的阴火!\"阿铁瞅准时机,撅起屁股撒出一道尿弧,那尿液混着熊猫体内的磁液,竟在火中凝结成冰晶,将火焰压成\"灭\"字形状,骚臭味中浮起未燃尽的麻布残片,上面\"征西将军府\"的朱红印章纹样清晰可辨,印章边缘刻着五斗米教的\"血魂印\",昭示着魏军与邪教的勾结。
视察阴平桥时,赵云以枪柄敲击桥柱。百年楠木本该声如钟磬,此刻却发出朽木般的闷响,桥身竟在敲击下微微震颤,木屑纷飞间,飘出阵阵樟脑味——那是用来掩盖腐朽的魏地香料。\"好个豆腐桥!\"张飞抡起酒坛砸向桥面,裂缝中簌簌掉落的不仅是木屑,更混着东吴特产的榕树绒絮——这种绒絮遇水膨胀,遇火即爆,显然是精心设计的纵火机关。阿铁趴在断口处掏摸,熊掌拽出半截浸油引线,线头的青铜铃铛刻着\"景耀三年制\",正是刘禅大兴宫苑那年的制式器物,铃铛内部刻着\"邓\"字密文,暗示着邓艾即将发动的阴谋。
暴雨倾盆而至,江水如狂龙暴涨,雨点砸在桥面上,竟腾起阵阵白雾——那是桥身木材中的防腐药剂遇水挥发。赵云割断引线掷入激流,火油遇水不沉反漂,在漩涡中自动排列成\"邓\"字,江心磁石与火油共鸣,竟将字点燃,形成 floating 的火焰密信。对岸密林惊起飞鸟,阿铁突然撅起屁股连放三颗响屁,气浪与地脉磁气共鸣,回声震得山谷嗡嗡作响,崖壁轰然崩塌,滚落的巨石在林间小道堆成\"艾\"字,那字形与邓艾的\"艾\"字分毫不差,仿佛天意所示。雨幕中,老将军白发飞扬,银枪指天,与阿铁一静一动的身影,宛如守护阴平的两座活雕像,而远处魏军大营的方向,正有无数火把如鬼火般闪烁,却被突然暴涨的江水阻断,形成天然的护城河。
此时,阴平关的磁石地面下,阿铁方才刨出的\"险\"字泥印中,渗出的熊猫尿液与地下磁脉结合,竟在关隘周围形成一圈蓝色光障,将所有的毒箭、火油、暗道尽数隔绝。后世的《阴平防御志》记载,此战过后,阴平关的喜鹊再无叼箭筑巢之举,而栈道岩壁上的\"险\"字泥印,每逢暴雨便会发出蓝光,宛如一双永不闭合的眼睛,守护着蜀汉的边关。至于那只立下大功的熊猫阿铁,据说在战后得了个\"阴平守护者\"的外号,它的爪印被刻在关隘石碑上,与赵云的银枪印并列,成为蜀汉边防的传奇象征。而关隘附近的百姓,每当月圆之夜,总能听到栈道上传来熊猫的呼噜声与银枪的嗡鸣,仿佛赵云与阿铁的英魂,仍在守护着这片土地,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防御传奇。
不想错过《银枪白甲赵子龙》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